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业绩评价主体逐渐多元化。企业业绩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既有其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企业业绩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对理论及现实都有深刻的影响。一、企业业绩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因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企业业绩评价主体也不断地发展变化。在个人业主制和合伙经营的组织形式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所有者或管理者以利润作为衡量企业业绩的最主要指标,外部对企业的评价主要来自于债权人对企业偿债能力的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各价值行为在经营活动中相互联系,构成企业经营行为的链条。会计作为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应该融入到企业整体的价值链中。本文首先介绍了价值链的概念,然后分析现有会计在反映企业价值链方面的不足,进而提出对会计价值链流程的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3.
引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生存、发展,首要的问题就是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何在,核心竞争力不是孤立的,要完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各种活动的支持,包括企业外部的和企业内部的.这就牵涉到整个的价值链问题.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价值链是企业为客户等利益集团创造价值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会计作为企业活动的一部分,是企业整个价值链上的一部分,因该与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紧密相关.但是现有的会计游离于企业的流程之外,不能准确明晰的反映整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本文试图探讨会计怎样反映企业的价值链并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绩效评价主体的演进,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绩效评价主体逐渐呈多元化。绩效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非财务资本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引起的。绩效评价主体多元化必然会导致专门的绩效评价机构的产生。并且绩效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生活,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各种管理理论的兴起和绩效评价指标的多维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资产专用性这一概念来自交易成本经济学.它是指资源在用于特定用途以后,很难再移作他用的性质(杨瑞龙,1996),具备这种性质的资产称为专用性资产.这种资产有两个显著特征:(1)由特定的经济主体拥有或控制;(2)只能用于特定的用途,如果转到其他用途或由他人使用,则其创造的价值可能降低.威廉姆森把资产专用性分成五种类型:(1)场地专用性;(2)物质资源专用性;(3)以干中学方式获得的人力资产专用性;(4)专项资产;(5)品牌资产专用性.这是从企业角度考虑的企业已经存在资产的专用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