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全球化使以产业集群为发展模式的地方经济纳入全球框架。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视角,基于政府扶持与企业自身研发能力,分析产业集群升级,提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可以走政府扶持、企业加强自身竞争力的观点,并以我国台湾自行车产业集群案例实证本文观点。  相似文献   
2.
3.
4.
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的理论模型,使用双槛模型对四川藏区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意愿及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四川藏区男性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意愿较强,随着年龄的增加,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的可能性将不断降低;拥有草场、牦牛或房屋较好的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的意愿较强,参与旅游扶贫的可能性较大;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的行为态度、重要他人支持度、个人胜任/控制力对其参与旅游扶贫的意愿及行为都有显著正向影响;从整体上来看,参与旅游扶贫的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通过参与意愿对贫困农牧民的参与行为产生0.0629的正向中介效应;从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来看,旅游资源一般的县(市)参与旅游扶贫的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通过参与意愿对贫困农牧民的参与行为产生0.0772的正向中介效应;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市)参与旅游扶贫的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通过参与意愿对贫困农牧民的参与行为产生0.0283的正向中介效应;可以看出,参与意愿对贫困农牧民参与行为的中介效应只存在于旅游资源一般和较丰富县(市)。  相似文献   
5.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文章构建市域共同富裕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投影寻踪模型,对2007-2020年成都市共同富裕水平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成都市共同富裕水平呈不断提高趋势,各区(市)县共同富裕空间分布呈现聚集特征,一圈层城市和中心城区共同富裕水平最高,三圈层城市共同富裕水平最低。人口、产业结构和社会保障是影响共同富裕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以统筹城乡模式推进市域共同富裕的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构建了成都市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对成都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了10.8%,农业现代化指标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人均耕地面积、城镇化率和城乡收入差距依旧是制约成都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基于乡村建设理论、“文化滞后”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假说。本文实证的分析了信仰性、规范性和实体性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三性”文化与新型社区管理之间的关系。基于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型社区居民调查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信仰性、规范性和实体性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的正相关关系;规范性和实体性文化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显著;而“三性”文化与新型社区管理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实体性文化对新型社区管理的正向影响关系较小。因此,新型社区文化和管理建设中,重视对传统民俗节日、村规民约的传承,提倡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配备专门的文化建设人才。实现乡村文化与新型社区管理的有机结合,提高新型社区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江苏连云港连利水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连利)是连云港开发区对外引进的第一家制造各种水表的专业公司,也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水表生产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9.
四省藏区多维贫困空间分异及基层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原  卢冲  曾维忠 《经济地理》2020,40(2):171-180
四省藏区作为我国深度贫困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后程的重点和难点。基于2014年采集的“十二五”期间全国“整村推进”项目村基础数据,借鉴A-F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对四省藏区村域多维贫困状况进行测度分解,并基于拓展的能力视角探讨了村级组织能力禀赋对四省藏区村域多维贫困状况的差异化缓解作用。结果发现:除经济贫困之外,四省藏区还遭受基础教育和生产生活条件等维度的多维贫困,且存在空间异质性,云南和青海藏区是四省藏区中多维贫困问题最严重的区域;生活水平条件和村域发展资本维度对四省藏区的多维贫困指数贡献率最高;基层组织能力禀赋会显著影响四省藏区村域的多维贫困状况、缩小地区差距,在深度贫困地区更加显著。根据研究结论,从覆盖基础教育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基层组织能力建设三方面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