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修松 《改革与战略》2011,27(4):157-159,171
世界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但是金融危机并没有完全消除,发展缓慢困扰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各国经济。文章从贸易需求和产品结构角度分析出口贸易对江苏产业升级的影响,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服务业、配套产业、扶持民营企业和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等产业升级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机制(1978~2009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入空间统计和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技术,分析了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及其分解要素的收敛性。研究表明:物质资本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在考虑空间依赖性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具有较为显著的全域性收敛。在经济增长的源泉中,由于物质资本积累与效率改善控制经济增长收敛方向的差异,使得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人力资本存量与技术进步使得经济增长趋异。要保持中国未来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必须将资本投入型增长转变为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以2005-2013年中国服务业500强为样本研究了服务业500强企业的空间分布、企业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数量和企业规模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发达地区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计量结果表明,服务业的大企业分布与规模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大企业的要素集聚效应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加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企业组织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组织是一个动态、复杂、开放的非线性系统,与其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企业组织的演化必然遵循系统的演化规律。文章分析了企业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同时引入管理熵的概念,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企业组织耗散结构的形成机理和企业组织的演化过程。文章的研究对处在动态、复杂环境中的企业组织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方法,以省级区域为样本,测算并分析了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且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的创新效率也有明显差异.在时间趋势上呈阶段性波动.区域创新经费投入对区域创新效率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并大于人力资本的推动作用,专利产出效率高于新产品产出效率.最后,本文从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史修松  黄驰  曾文  林晨 《江苏商论》2022,(9):128-133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2007—2019年浙江省56个县域单元投入产出数据,通过建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浙江省的TFP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技术进步的提高是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处于资本驱动型的投资依赖路径中,需要在科研投入等方面,对投入的方向和结构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第二,资源配置效率随着时间逐渐下降,资本产出弹性持续走低。第三,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规模效率的持续下降。第四,技术效率在较低水平保持着较为稳定增长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史修松 《改革与战略》2009,25(9):184-187
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及其效率的提高是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区域创新系统已成为重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文章在阐述区域创新系统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企业创新系统的内在联系,综述了区域创新系统效率测度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也变得更加突出,其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重点从产业关联、行业异质性角度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问题。相关实证结果表明,和制造业行业的关联性显著地影响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且这种影响作用还存在着明显的行业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产业融合与企业模块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融合最早发生在信息技术产业,企业模块化也较早地在IT产业,信息技术使企业分割和垂直专业化成本大大降低,产业融合和企业模块化对传统的企业理论范式提出了挑战。文章回顾了产业融合和企业模块化相关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产业融合趋势下企业模块化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