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17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展望21世纪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对地球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得到的将是超越经济学范围的悲观主义,而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持有乐观主义, 一.亚洲世纪 亚洲世纪已经不是一个梦,尽管西太平洋地区的工业化是进入本世纪后期才开始的,但亚洲新世纪的  相似文献   
2.
3.
一、日本汽车产业成长的特点 对于日本国民经济来说,如果抛开汽车产业,不仅谈不上日本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也谈不上日本经济的发展。汽车产业是日本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日本国民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日本汽车产业起步晚于美国与欧洲,但速度较快,因此很快就实现了赶超,其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在过去的24年(1982~2005年)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货物贸易出口额、外商直接投资和服务市场对外开放度,而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其中最弱小的因素.从中找出今后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服务业本身竞争力的提升,应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进而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面对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绿色贸易壁垒进一步增强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的纺织品服装也面临着范围最广、最为严格的配额限制和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更严峻、更苛刻的贸易障碍.笔者通过分析后WTO期中国纺织品贸易面临的诸多机遇和来自国内外诸多方面的挑战,进而指出,要想在此繁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提升中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获取竞争优势这一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中外汽车产业优势比较与战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只有对世界汽车业的历史、现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才能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制定出正确的战略规划和科学的实施方法。本文在对美、日、欧汽车产业现状——三极化格局分析的基础上,以数据为基础,详尽阐释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比较优势,以及应采取的战略对策,并指出了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汽车工业竞争激烈,要发展汽车工业,使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站稳脚跟,就要下大力量研究市场,开拓市场,要把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来研究。  相似文献   
8.
9.
美日欧汽车产业技术研发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量详实数据表明,当前美日欧汽车产业技术研发(R&D)正走向一个新的时期,表现出一种三极化趋势,对世界汽车产业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三极化并不意味着实力完全相当,在汽车产业的一系列技术领域中,日本已成为美国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并与美国一起在世界汽车产业中形成了强劲攻势;欧盟的研发基础非常坚实,投入量也比较可观,但相对美日来说,则处于防守地位。在三极化格局下,由于利益的多元性,策略性技术联盟亦成为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组织特征。  相似文献   
10.
历时约100年的日本汽车工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日本汽车制造业长期雄踞世界。日本汽车产业的成长具有各产业的协调发展、要素市场发达、产业聚集、劳动生产率高、国内市场大等特点。日本政府选择了贸易保护政策、较积极的财政政策、现代公司制度、现代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等一系列有利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日本汽车产业成长的特点和制度选择对推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