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充满更替和变迁,被称为变换的风和流动的沙。但是,每一种教学法的产生都有其时代背景,都与当时最前沿的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或社会学理论等等密切相关,对当时外语教学的发展有过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中国的外语教育界先后流行过的语法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法、任务法和折中法,同样在一段时间内被众多外语界学者所借鉴传播。被广大外语教师不断应用。然而。随着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开始意识到外语教学是一个多学科支撑的、诸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因此用某种单一的教学法作为理论支撑来指导外语教学、大纲制定、教材编写和测试等是不科学的,是“相对无助”的。  相似文献   
2.
吕新博  赵伟 《科学决策》2021,(12):119-132
共同富裕是全方位、多层面的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参照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本研究系统回顾人类发展的理论内涵和评估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以共同富裕的内涵为起点,基于问卷调查,精准识别影响共同富裕的因素,拓展评估维度和指标,形成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直观具体地反映共同富裕发展目标,为衡量农村居民和农村区域是否达到共同富裕提供基本衡量标准,有助于多维度评价农村共同富裕进展,加速缩小农村与共同富裕的差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