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稻米的收获及产后处理损失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米的收获及产后处理损失的主要体现是加工碎米率。在现有生产流通体制条件下,川西平原生产的入库稻谷爆腰率高达25%,农家自食大米的平均碎米率更高达60%以上。按中型米厂的加工条件,可将碎米率降低至25%左右,但与日本的爆腰率和碎米率均控制在3%以下相比,差距非常明显,爆腰率高是加工碎米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田里谷粒的爆腰率如控制不当.也可能达到惊人的40%。现有流通体制和粮食价格过低是造成损失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1储备库仓房设施概况近几年,我国已有I000多个粮库被国家粮食储备局命名为国家粮食储备库。这些库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以苏式仓为主体的老库。这些库仓容较大,约1亿斤(5000吨)左右,仓房以苏式仓为主。近十年来,已有相当一部分苏式仓进行了提升。加高、吊顶改造。这些库管理较好,且大多数库多年被评为“四无粮仓”。由于建库时间较长,有部分库的库区环境较差,道路破损严重,库区常有后迁单位给管理带来较大难度。这些库离退休人员多,包袱较重,在职职工文化素质也较低,年轻人大多是顶父辈名额而进库工作。由于以苏式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