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1.
证券交易所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先 《资本市场》2000,(11):12-14
<正> 在全球证券市场快速发展变革中,证券交易所自身制度形式的变迁和资源整合却始终保持着一种缓慢的步伐。不过,在新经济的浪潮中这种暂时平静的态势也已发生变化。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世界各地的证券交易所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之中。交易技术的网络化、电子化趋势日益明显,对原有的市场资源、交  相似文献   
2.
美国商业银行对风险资产的处理方法□胡章宏张文先美国商业银行从80年代末起,资产质量恶化、盈利率低下,直到1990年底其利润仍维持在相当低的水平,其中部分原因是银行贷款业务中最重要的项目不动产贷款资产质量低下。美国商业银行的大量风险资产和利润减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有股的概念与历史沿革 国有股是国家股与国有法人股的统称。所谓国家股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包括以公司现有国有资产折算成的股份。国家股从资金来源上分析,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现有国有企业整体改组为股份公司所拥有的净资产;二是现阶段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向新组建股份公司的投资;三是经授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投资公司、资产经营公司、经济实体性总公司等机构向新组建股份公司的投资。  相似文献   
4.
美国商业银行对风险资产的处理方法中南财经大学张文先美国的商业银行在80年代末期为解决资产质量恶化、盈利率低下等严重问题,首先是进行彻底重建,包括裁减员工及重整部分营运部门;此外,更重要的是,商业银行积极处理风险资产并且投资于金融衍生性商业等新领域。经...  相似文献   
5.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逻辑经历了由"控制"到"妥协"的变迁,而国有股减持事件则是逻辑出现变化的分水岭.国有股减持事件以前,"控制"逻辑主导着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总体格局,之后则是"妥协"逻辑逐渐占据主动.通过对政府的证券市场目标函数分析,文章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解释"控制-妥协",并尝试进行了"控制-妥协"逻辑的收益成本分析,最后指出当控制的成本超过收益达到最大时,国家才会选择向市场妥协的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6.
证券市场是否成功和健全,一是看社会资本在证券发行制度层面上的效率,二是看证券资产的定价效率.本文试图从证券定价和发行制度两方面论述未来发展的市场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证券市场是否成功和健全,一是看社会资本在证券发行制度层面上的效率,二是看证券资产的定价效率。本文试图从证券定价和发行制度两方面论述未来发展的市场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逻辑与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先 《特区经济》2004,(11):65-66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具有内在逻辑上的有序性和不可逆性。进入1992年以后,随着将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的症结归结为产权不清,并将股份制作为消除产权不清问题最有效方式的观点占据上风,推行股份制成了新的时尚(林毅夫,1994)。证券市场从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然而证券市场作为中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一个细分市场,其发展仍然需要符合渐进式改革的前提逻辑。  相似文献   
9.
一、渐进式改革与赶超式制度安排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路径决定了制度变迁尤其是在改革初期主要体现出诱致性特征,而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安排则主要体现出强制性变迁特征,诱致型制度变迁受到抑制.政府的强制性方案可能会产生极高的收益,因为政府可能利用其强制力实现一个由任何自愿谈判都不可能实现的方案.但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安排也具有极大的风险--很高的退出成本.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解决了制度供给不足和消除外部性搭便车行为,但却由于没有遵循一致赞成和成本收益原则,因而制度安排的成本很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