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9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3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锦喜  小晖 《新智慧》2006,(10):32-32
张锦喜,国际品牌职业测评JOB—KEY的创始人之一。此文是他参加毕业生现场招聘会的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2.
张锦喜  丛岩 《新前程》2006,(2):76-77
有人说,到一个公司工作,就像谈恋爱。员工和公司“相恋”,也许需要很多个理由,而“分手”只需要一个理由,可以是天经地义的理由。也可以是看起来“鸡毛蒜皮”、而令你意想不到或者无法理解的理由。春节刚过,所有的HR,在上班的第一天,就迎来高度紧张的时刻每一年,“分手”(跳槽)的高峰期都在此刻爆发。而如今,员工流失率,特剐是核心员工的稳定指标,越来越成为评价HR工作的核心指标。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的流失,会给企业带来大量的损失,给HR增加大量的工作和考验。例如,再招聘、再培训的成本,岗位和人员技能缺失或短期青黄不接的磨合造成的影响,甚至带走客户、无形资产、技术力量和加强竞争对手的优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HR必须充分做好工作,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3.
张锦喜 《光彩》2010,(10):44-45
东汉黄巾起义之后,历史的"主板市场"从垄断阶段进入自由竞争阶段。在此阶段,魏、蜀、吴三大领军人物曹操、刘备、孙权以不同的经营思路创建了他们显赫的霸业。在他们兴亡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HR)发挥了重大作用,颇值得玩味和借鉴。在未来的三期中,我们将向读者分别剖析魏、蜀、吴三国"老板"的用人之道,及其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张锦喜 《新前程》2007,(4):75-77
绩效管理曾造就无数企业的辉煌,但也有不少企业因为绩效管理造成积重难返,像索尼一样遭遇绩效之痛。  相似文献   
5.
张锦喜 《公司》2004,(8):68-69
模拟销售,使销售人员在面对客户时游刃有佘——这是IBM兵不血刃创造绩效的秘诀。  相似文献   
6.
张锦喜 《公司》2004,(3):64-65
固定薪酬只起到“保健”作用,而变动的“激励”部分则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张锦喜 《光彩》2010,(11):44-45
东汉后期,三国之中,孙吴集团在前期三代领导人的掌控下,展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家族式管理的成功模式:孙坚开辟、孙策扩张、孙权守成,逐步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及江南一带富庶之地,和曹魏集团、刘蜀集团鼎足而立,成为称霸市场的前三甲之一。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业难"。孙权刚刚过了18岁成年宣誓仪式,从父兄手里接过董事长兼CEO的职务时,正是市场老大曹操统一北方后,试图垄断全国市场的前夕。孙权之所以能够守住他的财富,皆因他成功利用"关系"学,用"大家族"的理念选拔优秀的人力资源,经营公司。"哥们,俺信你!"的家族式用人  相似文献   
8.
张锦喜 《新前程》2007,(1):84-87
管理幅度的理论是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的。但是,如果你将这些看起来非常经典的“圣律”直接放到你的团队中,往往就成了自我设限的紧箍咒,限制了团队潜能的巨大发挥。  相似文献   
9.
张锦喜 《新电子》2003,(4X):68-69
核心员工就是那些不能进行人才备份的员工,关注他们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重点。  相似文献   
10.
张锦喜 《新前程》2006,(7):72-74
在招聘中徒求“完美”之术,就如不练内功徒求招式的完美,不但舍本逐末,而且自欺欺人。与其互相欺骗,不如双方赤裸裸面对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