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岳华 《黑河学刊》2014,(12):134-135
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既要重视职业技能培养还要兼顾人文素质培养,力求实现二者高度融合。高职语文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门基础课,应兼具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教材、教法、评价等方面加强人文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2.
杨岳华 《黑河学刊》2013,(12):99-101
针对非汽车专业学校公选课《汽车文化》教学中课外学习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提出通过举办汽车驾驶学校、成立汽车协会、创建汽车多媒体网络平台,来改善学生课外学习环境,延伸、补充课内学习内容,在浓郁的汽车文化环境氛围中,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有效地提高汽车文化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论李白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白功成身退的现实人生志向,指导他做出了完美的人生设计;漂泊的人生际遇,书写出他传奇的人生经历;强烈的个性意识和自由飘逸的生存理念,凝练出他独立、天真的性格特点;他继承传统、富于创新,以杰出的文学天赋、丰富的感情、理想浪漫的思想、超然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清丽的语言、爽朗的风格,铸造出卓越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4.
苏轼是北宋最有成就的文学家,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大诗人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罕见的通才。他积极进取的济世之志与坎坷的人生际遇,培养了他乐善好施的仁者之心、真率高旷的性格与独立而坚韧的人格;他杰出的文学天赋与锲而不舍的精神使他在诗、词、文、书画、文学理论等方面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反映出他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朴实高远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5.
杨岳华 《黑河学刊》2012,(12):148-149
公选课《汽车文化》教学中存在教材内容较多而零散,教学方法比较传统,考核比较单一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中,可采取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形成一个体系;改革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化教学;改革单一考核方法,采用综合考核,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等教学对策以提升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杨岳华 《黑河学刊》2011,(10):44-45,47
鲁迅《伤逝》的子君与张爱玲《倾城之恋》的白流苏是"五四"以来到20世纪40年代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代表人物之一。她们在人物个性塑造及社会意义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比较人物的不同特点对于我们正确把握两部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岳华 《黑河学刊》2012,(10):118-119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就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上的主动构建,提升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学生自己负责控制和管理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相似文献   
8.
李白和毛泽东分别是他们各自所处历史时代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相似的个性气质和文化渊源,使得他们在浪漫主义诗词创作上呈现出:“形象博大宏伟、气势不凡,思想情感性强,大胆地想象、夸张、比喻,用典,语言清新自然、明白凝练,创新”等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角色的扮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岳华 《黑河学刊》2009,(6):122-123
高职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让学生扮演好不同角色,这对激发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重要意义。对学生个性、能力、学习品质的培养,都将产生积极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岳华 《黑河学刊》2011,(12):150-152
学习汽车文化知识,培养对汽车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汽车交通意识、汽车市场建设、汽车审美观、消费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具备丰富的知识,能够提高对汽车的鉴赏能力,享受汽车带给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使学生更多地思考人与社会、资源、交通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担当责任,有力推动汽车普及化的健康发展。在新的职教理念下,公选课《汽车文化》教学中,通过采用项目化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对经济社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