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柯晓娟 《商》2014,(12):166-167
期待可能性理论一直为我国刑法学界所关注。在中国古代,早已有类似于期待可能性思想的存在,如儒家思想,春秋决狱,亲亲相隐等。虽然期待可能性理论始于19世纪末的德国,现在的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大陆法系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刑法体系,均有一定的规定。为防止罪行擅断主义对犯罪的主观判断,对量刑的自由裁量过于泛滥,现代刑法学中罪刑法定主义在现代法治中奠定了核心地位。但是,民主政体之下,个体公正也需要得到保护。我国古代的法律思想已有相关的法律理论,运用中国古代法律思想来分析期待可能性理论,能从不同角度印证期待可能性的重要性,为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提供基础。本文将从期待可能性的概念、发展,中国古代的法律思想结合期待可能性的重要性简单阐述,并由此合理的引进期待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朱凯  翁金南  柯晓娟 《商》2013,(13):249-250,234
我国现有制度造成了民事案件逐年增多,案件类型错综复杂,而相对于当事人之外的案外人合法权益也被侵害。2007年我国《民事上诉讼法》的修订,主要致力于解决"执行难"和"申诉难"的问题,对执行程序以及审判监督程序进行了一定的完善。法律的完善确立了我国案外人申请再审具有中国特色,对保障案外人的合法权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我国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规定的理解,并与国外案外人救济制度进行比较,对我国案外人救济制度的完善提出适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