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欧仁松 《创业家》2011,(2):124-125
世界上有很多人有过不错的创意,但是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缺少自信、专业知识和经验。宰吾(Zeev)相信,有好的想法以后,可以自学所需要的知识,积累所需要的经验,以实践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欧仁松 《创业家》2012,(2):100-101
以色列国防军的科技小组是一个强大的孵化器,很多成员与战友一同创业,在以色列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作"创业特种部队"。他们的公司仍然保持了部队的氛围与工作方式,即小规模小组工作、极强的专业性、创新的精神与开放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欧仁松 《创业家》2011,(4):102-103
2006年,以色列在经贸工业部成立了Israel NEWTech(以色列能源与水技术创新)司,打造本国特色的水技术及新能源产业,并帮助以色列企业进入全球市场。在NEWTech的支持下,以色列把水和能源技术的标准设为全世界最高。  相似文献   
4.
欧仁松 《创业家》2011,(3):142-143
以色列资源短缺、地区政治环境恶劣、教育发达等特点是发展创业的先决条件,如果能将催化剂——创新创业和风险投资的概念引进以色列,它定会变成世界领先的创业国家  相似文献   
5.
欧仁松 《创业家》2011,(5):118-119
这些创业者与先知摩西有许多相似的性格:对事物的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洞察力,解决问题的创造力,敢于独创的信心和勇气,以及运筹帷幄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6.
欧仁松 《创业家》2012,(1):112-113
在以色列,女性对事业的期望越来越高,并积极参与到创新与创业中。  相似文献   
7.
欧仁松 《创业家》2011,(1):120-121
以色列,这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国度。即使是在创业领域,也同样如此。 曾经的清华大学访问学背、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欧仁松博士可以说是解读中以两国创业、创新文化差异的好人选。  相似文献   
8.
绝处逢生     
欧仁松 《创业家》2011,(7):114-115
上次我们说的是"我若为我,我是何人"在创业中的体现,这次我们来讲讲在逆境中,人怎样改变自己的命运,来实现对自己与社会的责任。本来《圣经》没有书写下来,而都是口口相传的。最后写下来的只是原来《圣经》的一部分,其它的大都失传了,所以口授的《圣经》(密西拿)在犹太教当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次提到的生活在公元前一世纪的拉比沙迈(Shamai)与大祭司希列尔(Hilel)是他们那一代唯一口授《圣经》的人,犹太人将后来收集起来的他们的话看作是含有某种神秘色彩的智慧。希列尔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我不为我,谁人为我?我若为我,我是何人?若非现在,  相似文献   
9.
欧仁松 《创业家》2011,(6):114-115
社会责任不是指公司成功了再来从事公益事业,也不是不图利润而一味地奉献社会,而是个人创业的本身就是社会责任的实现。这种创业模式往往也会使公司获利成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