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沈润涛 《华商》2008,(15):3-3
中小企业及贫困人群在享有金融服务时面临更大障碍,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有证据表明:金融服务覆盖面窄会导致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加剧,同时经济增长也会放缓。因此发展中国家有必要在结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采取措施让金融服务惠及更多的企业或个人。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金融自由化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利于投资与经济的增长。但也有很多学者对此持不同观点,认为自由化对经济与投资的作用不确定,甚至有负效应。导致这一分歧的原因在于,金融自由化正效应的发挥需要以若干制度约束为前提,尤其是,完善的产权制度,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和严密的风险监管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制度约束与政府干预并非同一概念。这对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应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由于高储蓄、高投资和低消费导致中国经济严重失衡,而造成中国高储蓄、高投资和低消费的根源又在于中国金融结构的不完善,具体表现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国有银行主导型.国有银行偏好给国有以及大型企业贷款;而中小、非国有企业的贷款需求不被重视,因而这些企业不得不依靠自身的资本积累,从而形成我国经济的高储蓄、高投资局面.企业储蓄增加还会导致工资水平下降,从而造成居民的消费能力不足.这是导致我国当前内部经济失衡的重要机理,因此,解决中国内部经济失衡的关键在于完善中国的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情商”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术语,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彼得·萨洛韦和扭罕布什大学的约翰·迈耶提出了情绪智能、情绪商数的概念。他们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情绪智能,前者占20%,后者占80%。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了“情商”(EQ)的概念。他认为,“情商”是一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