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2篇
贸易经济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商业银行体制确立以前,我国银行对借款人具有强监督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业结构、企业经营机制以及银行自身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银行主导的强监督方式的银企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银行对借款企业的监督作用大大弱化。监督弱化对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构成威胁。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银行对借款人监督,缓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性问题,提高银行信贷风险掌控能力,维护信贷资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的社会效应是建立在较高的价值意识形态基础之上。农村环境污染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道德认知水平。因此,从不同层面加强伦理道德的建设并发展适合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对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惠  潘建玲 《价值工程》2009,28(5):67-68
"三鹿事件"折射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企业、监管部门、地方政府甚至消费者自身都存在伦理缺位问题。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伦理缺位问题是市场经济运行中各种内在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对造成伦理缺位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潘建玲  王惠 《价值工程》2006,25(7):21-2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因其现实意义而逐渐为学界所重视。传统的道德约束功能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受到限制,人们转而诉诸具有一定刚性表征的边缘性、交叉性伦理观念——制度伦理。制度伦理的健全与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