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6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王蒲生在现代自然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从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出现了电子技术、空间技术、激光技术、生物工程、海洋开发、人工智能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一组新兴技术,由此引发出了一次技术革命。这场科学技术革命对现代经济产生了重大...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文献中,技术进步通常被假定为中性的,但是技术进步在大多数情况下偏向于特定要素;技术进步的偏向性不仅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关键的作用,解决了经济增长中的一些理论问题,解释了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中的很多疑惑,而且对经济学中的其他问题——国际贸易、跨国技术差异、工资不平等、内生技能供给、长期技术进步的类型等,都给出了新颖的、更具说服力的解释。系统总结技术进步偏向性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首先以三螺旋模型为基础,提出科研人员在学界、科研界、产业界的流动问题;其次,结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案例,宏观考察两个机构科研人员的整体流动现象,微观描述科研人员“旋转门”机制;最后,根据案例启示,提出突破科研人员体制障碍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各区居民生活质量评价——基于topsis法的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入手,利用TOPSIS法对深圳市六区的居民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原特区内四区居民生活质量显著优胜于原特区外二区,且其内部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经济水平差异并非评价居民生活质量优劣的唯一因素,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的推进也不可或缺;各区应根据目前发展现状,以优势带动不足,最终达到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市域均衡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探讨生产方式与住宅产业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和借鉴了美、日、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住宅产业化及其生产方式变革的经验,系统梳理了在全球生产方式演变的大环境下,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进程,进而对住宅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动力和演进路径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7.
跨界活动的本质是知识的流动过程, 创业者常借助参与跨界活动以实现拓展社会关系网络及获取关键、 稀缺性资源等目标, 而跨界活动对创业者成功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与资源拼凑理论, 通过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 探索外群体信任、 跨界活动及创业者成功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 在外群体信任较高的情况下, 创业者更乐于参与跨界活动; 跨界活动可以通过经济回报、 心理满足感与社会地位等方面对创业者成功产生积极、 正面的影响。 本文有助于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认识创业者的跨界活动行为, 也有助于从资源拼凑理论视角认识外群体信任与跨界活动对创业者成功的影响, 并对相关主体制定政策或指导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了经验证据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城市发展战略的调整,在转变城市产业结构的同时,大量流动人口和劳动力的迁入或迁出会使城市的人口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人口结构的转变也会影响产业结构调整过程。文章通过对深圳、上海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说明人口结构同产业结构统计上的相关性,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特区扩容和"一市两法"困局破解的契机下,解决原特区内外发展不平衡、促进市域均衡化发展,成为深圳新一轮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选取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衡量指标,利用深圳六区2005~2009年的统计数据,从泰尔指数及其分解的角度对深圳市居民收入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居民收入的区域差异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水平,但近年来呈现显著的逐步上升趋势;原特区内外的居民收入差异是全市居民收入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呈显著的逐步扩大趋势。同时还证明,GDP数据不能准确反映居民的实际收入分配情况,采用人均GDP指标来分析居民收入差异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张强  王晓庆  王蒲生 《中国物价》2022,(12):125-128
本文基于广州市的调研数据,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确定研究对象,通过评估轮候制度满意度量表设计测量满意度,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老年人对广州市先行先试的公办养老机构评估轮候制度满意度综合得分为19.46,中位数为20.00,影响因素中申请轮候通道、子女数量、社会活动都起到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而文化程度、就业时主要职业类型、了解渠道起到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总体上老年人对评估轮候制度有较高的满意度,但仍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未来各地推广该制度还需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养老服务供给领域的责任边界;优先重点突出对困难群体的保障力度;继续重视家庭子女养老与机构养老的协同作用;避免老年人与社会脱节,积极推动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养老服务相关公共政策的宣传贯彻需要追寻与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适配;在服务供给达到一定阶段之后,应迈向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