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7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6篇
经济概况   4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构建生猪生产、进出12贸易、城乡居民消费、价格传递及市场出清的市场模型,对猪肉市场的未来趋势进行模拟,以剖析中国生猪产业现状,展望其前景。市场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中国猪肉市场规模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猪肉消费持续增长,进口不断增加而出口萎缩;预计到2025年,中国生猪存栏量为55641.06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为6042.15万头,出栏生猪为99328.53万头,出栏率为178.52%;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8190.73万吨和8596.54万吨,猪肉自给率达到95.28%。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农村宅基地闲置浪费与非常规取得现象普遍存在,反映出农村宅基地的资源错配与管制失效,推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和探索宅基地使用权的多种实现形式是当前农村土地改革的重点方向.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将当前中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行使主体归类整理为常规使用主体和非常规使用主体,并进一步将常规主体分为原始取得主体和继受取得主体,将非常...  相似文献   
3.
正第二焦化厂是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要的生产企业之一,年产焦炭93.6万吨、城市煤气1.8亿立方米。炼焦车间运行丙班承担着焦炉装煤、加热、推焦、接焦、熄焦的安全生产及设备巡检任务。生产过程中,接触荒煤气、粉尘、噪音、高温气体等介质,岗位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危害。运行丙班在班长胡向东的带领下,安全运行2760天,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在多年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五多"工作法。  相似文献   
4.
5.
本文论述了发展健康养殖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财政扶持健康养殖的关键环节、发展健康养殖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6.
7.
8.
畜禽疫病会造成畜牧业及相关产业损失,引发人畜共患病,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引起民众恐慌等,有效的畜禽疫病风险防控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目前国内关于畜禽疫病风险防控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通过梳理主要畜禽疫病风险防控模型,将畜禽疫病风险防控研究系统化,为后续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一是畜禽流行病模型最初只对疫病感染率进行简单计算,随后将疫病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考虑在内,使用统计学模型考察疫病传播的复杂性,其后又将时空维度纳入流行病模型,建立畜禽疫病空间模型及模拟模型。二是畜禽经济学模型可以根据现实需求选择成本收益模型对疫情造成的损益加以简单计算,或者根据“投入—产出”模型利用指定乘数估计疫情对其他部门的经济影响,还可以根据均衡模型考察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间关系,以及根据一般均衡模型分析畜禽疫病对其他商品要素和行业的影响。三是基于国家或地方农业部门经济模型和传统经济分析方法建立畜禽疫病综合模型,将流行病模型结果纳入经济分析中,以求解最优疫病防控策略或策略组合,并进行策略模拟。四是畜禽疫病模型的建立需要明确其建模条件,建立完整、准确的数据信息系统,根据现实情景建模,而未来畜禽疫病模型需要考虑疫病的社...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村居民肉类消费的影响。[方法]文章运用恩格尔模型和考虑"零消费"问题的近乎理想需求系统模型(AIDS)的两阶段模型,对全国8个省份的农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首先,肉类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均为正值,农村居民肉类需求随着收入增长而增加。其次,肉类食品需求收入弹性存在差异,其中,禽肉收入弹性最大,牛羊肉收入弹性最小。再次,不考虑"零消费"问题时,牛羊肉的需求弹性被高估0.12~0.29,猪肉的需求弹性被高估0~0.02。最后,到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时,目前低于收入标准的农村居民人均猪肉、禽肉和牛羊肉消费量将分别增加3.42kg、1.86kg和0.57kg,消费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促进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进而扩大人均肉类消费量、优化肉类消费结构;农村家庭户主受教育程度与肉类消费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