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构性去杠杆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坚持的基本思路,而国有企业去杠杆是结构性去杠杆工作的核心内容。本文采用中国制造业国有企业数据,基于PSM-DID模型探讨改制重组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其作用机制。统计分析表明,在研究样本期间,平均有6.30%的国有企业被改制重组,且主要被民营企业并购;改制重组的国有企业杠杆率低于未改制重组的国有企业杠杆率。计量分析表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可显著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其作用路径在于:改制重组可以有效促进国有企业创新与生产率提升,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使企业内源融资能力提高,进而降低企业的杠杆率。鉴于此,政府应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放松对国有企业并购融资的限制,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稳妥推进国有企业去杠杆,进而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总是存在一个重要的假设:产品是同质的。但是,现在我们观察到的事实是存在差异化产品。如何把差异化产品融入到国际贸易模型中去,是二战后国际贸易理论致力要解决的问题。差异化产品主要分为两类:水平差异化和垂直差异化。本文就从这两个方面对差异化产品的国际贸易模型做个梳理。  相似文献   
3.
4.
生存问题是企业面临的头等重要大事。本文采用1999-2007年期间新成立的非国有企业样本数据刻画了中国企业的生存时间。数据显示非外资参与企业相对于外资参与企业具有较低的生存率。通过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发现外资参与确实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降低企业的失败风险。相比利用外资带来融资约束缓解效应而言,加快金融市场改革、消除基于所有制性质的信贷歧视才是真正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切实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出口爆炸式的增长及其表现出来的强劲竞争力已经由一个区域性问题演变成一个世界性问题。本文利用欧盟进口产品的微观数据探究中国相对世界其他国家具有较高进口渗透度的原因。通过描述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长的结构性特征事实,我们发现1995—2004年间中国相对其他国家进口渗透度的增长主要是依靠集约边际的增长。相对数量边际的增长幅度,价格边际的下降幅度却并不显著。我们采用估算相对质量增长率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中国出口产品的相对质量。结果表明,中国对欧盟出口产品的相对质量并没有得到改善。因此,为实现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增加产品技术含量,提升产品内分工结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升级。  相似文献   
6.
张国峰  陆毅  蒋灵多 《金融研究》2021,496(10):40-58
在美国频繁发起贸易保护措施的背景下,中国加征反制关税予以还击。本文基于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中国海关月度贸易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对美反制关税的实际效果,即是否抑制美国对华产品输出以及对中国总进口和产业链的影响。研究表明:(1)中国对美反制关税精准有力,中国自美进口额和进口数量显著下降;随着关税排除清单的实施,进口下降幅度有所减缓。(2)反制关税的影响总体可控。随着中国不断调低MFN关税税率,对美进口贸易转移至经济规模较大的贸易伙伴国,中国总进口以及国内产业链并未受到明显冲击。(3)尽管富有弹性产品、非燃料初级产品及高技术产品对美进口,以及民营企业对美进口均受到一定冲击,但这些产品和企业的总进口并未受到波及,总体外贸形势依然稳中向好。  相似文献   
7.
蒋灵多  陆毅  陈勇兵 《金融研究》2018,459(9):56-73
培育出口新优势与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是“十三五”规划中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重要举措,城市群建设为出口新优势的培育提供了可能。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与城市统计年鉴数据考察了城市空间邻近对城市出口比较优势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城市间交互作用对毗邻城市新产品与现有产品出口优势的培育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以长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主的东南地区最为显著;且更大程度促进了毗邻城市非优势出口产品与中低技能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培育;空间毗邻是城市间发挥交互作用的必要条件。政府应加快城市群建设步伐,促进邻近城市间知识外溢等交互作用的便利化,推动中国出口新优势培育。  相似文献   
8.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西部地区逐渐走向开放的前沿。本文首先采用简约式估计方法,利用双重和三重差分法证实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西部关口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尤其体现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上。其次,进一步采用结构式估计方法,构建允许国内外贸易和劳动者迁移的空间经济模型,并在地级市层面估计模型参数。校准后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中国各地对外贸易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的反事实研究表明,由于相对降低中西部地区的外贸成本,"一带一路"建设大幅促进了中西部开放,进而使中国总出口、实际GDP以及社会福利分别增加了3.397%、0.397%以及0.142%,并且中西部地区的收入改善更加明显,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缩小。  相似文献   
9.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妥善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谨防新僵尸企业形成与处置现有僵尸企业同等重要。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与城市最低工资数据,利用2004年中国《最低工资规定》颁布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最低工资标准对新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样本期内僵尸企业平均占比为13.92%;不同行业及不同所有制样本的僵尸企业占比存在明显差异;最低工资标准显著抑制了新僵尸企业的形成,且结果十分稳健。最低工资标准促使企业精简雇佣人员实现内部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生产率、利润率并降低企业负债率,从而抑制僵尸企业的形成;最低工资标准对异质企业新僵尸企业的形成具有不同影响,更大程度作用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及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此外,最低工资标准还有利于对现有僵尸企业的妥善处置。政府应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处置僵尸企业并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促进消费升级与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是当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两项重要发展战略。本文采用2010~2014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从需求侧角度探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可显著推动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且估计结果十分稳健。机制分析显示,消费结构升级通过激发城市市场主体创新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了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且主要通过扩展边际的路径实现。异质效应分析表明,消费结构升级主要促进中、低技能技术密集型产品以及资本品和消费品的出口质量提升,且主要促进了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出口质量提升效应主要体现在国内高收入地区。政府应进一步增强消费结构升级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方面的动能,通过消费升级来优化生产结构,进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