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5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总产出持续不断增加的一种经济运行状态,是一个多要素作用的结果。辽宁省近30年以来,在中国经济一直以令人瞩目的高速度增长的背景下,同样实现了高速的经济增长。显然,这种高速增长源于资本、劳动力投入、科技进步、内需拉动,进出口等众多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计量分析和检验,探讨各要素在辽宁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实现了快速的增长。1978年至2006年,在一个跨度达到28年的期间,辽宁省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3%,略低于同时期的全国平均经济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总产出持续不断增加的一种经济运行状态,是一个多要素作用的结果。辽宁省近30年以来,在中国经济一直以令人瞩目的高速度增长的背景下,同样实现了高速的经济增长。显然,这种高速增长源于资本、劳动力投入、科技进步、内需托动,进出口等众多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计量分析和检验,探讨各要素在辽宁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城乡居民收入和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和特点,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城乡居民分项收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变动态势,为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辽宁省的GDP高速增长,但是,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结构失衡在加剧。经济发展依然没有脱离投资主导,投资消费比例关系存在巨大失调。结构失衡和投资率偏高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制订相关政策,才能够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许林海 《辽宁经济》2010,(10):40-40
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所创造并用于分配的价值总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收入分配结构发生了偏斜,政府和企业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偏高,而居民收入占比偏低。因此,财富越来越向国家转移和集中,而居民消费倾向和民间投资能力下降。这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失衡,不利于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辽宁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其收入分配结构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向国家和企业倾斜,这种倾斜使得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更加依赖投资推动,不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8.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实现了快速的增长.1978年至2006年,在一个跨度达到28年的期间,辽宁省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3%,略低于同时期的全国平均经济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9.
投资率偏高是辽宁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数据的分析,揭示了辽宁省投资率和消费率变动规律的趋势,指出偏高的投资率对经济长期健康发展不利。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完善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三个时期,区域经济格局不断变动。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开发西部、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功能区划分等,在这些以区域协调发展为主基调的政策措施的引导下,区域经济开始进入了协调发展时期。本文从四大经济地区的GDP占全国比重、资本形成总额比重和最终消费比重三个方面对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动做了分析,指出区域协调发展的带动力量主要是投资,而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并没有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