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9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搞中国特色的产业化也应该进行国际合作,实施全球采购,在牢牢把握自己核心技术的同时,还要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的市场理念和管理理念。”一个70岁的老人带着一腔报国之志备战在科技产业化的起跑线上。这是郑州高新区1000多家企业中年纪最大的开拓者、创业者。在全国53家国家级高新区中恐怕也属凤毛麟  相似文献   
2.
自去年九月"市长座谈会"后高新区"二次创业"全面展开.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内陆省份的郑州国家级高新医如何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提速升位,实现年增速30%的目标,掀起新一轮创新创业的高潮?为此,笔者近期采访了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吕鸿安.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离不开工业化,特别是工业化中那些以高新技术支撑的朝阳产业。面对中国入世后在高技术产业方画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中国工业、城市化加速的必然趋势,大大小小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何去何从?郑州高新区从辉煌到沉寂再到辉煌的过程,也许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边峰 《经济师》2008,(9):115-116
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具有自我教育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在自愿自主性、灵活性和广泛性、前瞻性和创造性、实践性、专业性和社会性等群落性特征方面,有充分表现。要正视与克服学生社团在体制、经费、活动受限、文化影响力小的困难,加强目标、宗旨、机构、社会、校际联系建设,筹好用好经费,使大学生社团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点、生长点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恒久闪光点。  相似文献   
5.
边峰 《经济师》2014,(6):187-188
在市场经济日趋繁荣的今天,大学生也成为了社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获得经济收益或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大学生兼职现象也普遍起来,但由于我国兼职市场不够完善,大学生在兼职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不能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兼职现状的阐述,分析了当今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从事兼职的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从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大学生本身生活等众多方面对学生处理兼职和学习的关系,以及如何促进兼职与专业知识和专业的学习形成良好联系互动,促进当代大学生就业发展,提出了正确与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郑州高新区“高新城开发年”,将通过“三大拉动”,即“高新新城”开发拉动、项目建设引进拉动、城中村改造拉动,“四大举措”即着力打造新兴产业,着力发展第三产业,着力推进成片开发,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三大优势”,即科研教育新优势,  相似文献   
7.
自主研发绘蓝图 1978年.来自豫北偏僻山村焦作地区温县的郑红专满腔热情地来到武汉科技大学.然而.进校的第一课.国内轧机领域颇有建树的学术领军人物——他的老师杨教授像以往一样,第一课就语重心长地对新同学讲:“一百年来发明轧机的大都是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中国血统的人一个都没有。我希望在你们中问能够有人发明出中国人自己的轧机。”  相似文献   
8.
群光璀璨映彩日,火树银花不夜天。2006年10月31日晚8时,一场主题为“为创新喝彩”的建区18周年庆典晚会在郑州高新区内拉开序幕,来自省内外的八方贵客,与数万名高新区人共庆高新区盛世大典。悠扬婉转的歌声唱出了高新区人的坚韧和质朴,娴熟优美的舞姿迸发出高新区人的激情与活力。这一夜,留给高新区人的不仅仅是收获的喜悦、成功的骄傲,它更意味着郑州高新区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郑州高新区人将踏上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日丽经天凝紫气,大江流水润洪荒”是前20年郑州高新区的真实写照,那么“腾飞只为千秋业,崛起乃图百世强”则是郑州高新区现今的风采。如今的郑州高新区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密集区”,更是“新型工业的重点区”、“产业集群的孵化区”、以及“城市发展的拓展区”。  相似文献   
10.
在法文里,"阿尔玛"一词的意思是荒芜不毛、乱石遍布、百里香恣生的荒地.这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给自己魂牵梦绕40多年的一块地--活的动物实验室所取的名字.正是在这片不毛之地上,法布尔写出了史诗般的巨制《昆虫记》,并因此赢得了"昆虫的荷马"之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