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次道德,是介于道德与不道德之间的一种现象,是指违法者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过程中遵守所谓“行业道德”,尽量给社会及其他成员减少损失,甚至于做出具有了正面道德价值意义的行为.如小偷只偷钱,并归还有驾照、护照、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抢夺者尽量不对老弱病残抢劫等.这一概念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笔者从人性的多元性、司法实践等角度论证了次道德存在有其合理性,并有利于社会安定.同时指出不是需要提倡次道德,而是要承认和肯定次道德.  相似文献   
2.
郭紫怡 《商》2012,(7):150-151
数额是指可以用某种度量衡来表示的量,在众多的犯罪情节中它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情节,因为数额的大小是评判犯罪行为社会危害程度及其主观恶性的重要标尺。本文通过对被盗财物的价值、主客观价值相统一以及行为时、行为地的价格为基础的三个原则的分析来确定盗窃数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