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应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我国政府发布了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构筑了一个综合性的、长期的、渐进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框架。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十五”计划还具体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各领域的阶段目标,并专门编制和组织实施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专项规  相似文献   
2.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是基于资源生态属性,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给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坏以及环境污染进行的补偿。具体而言,是指矿业企业因开发矿产资源的经营活动,给矿区及周边的地表、地下的自然环境造成的生态系统损坏、环境污染以及该地区丧失可持续发展机会而进行的治理、恢复、校正所给予的资金支付、财政补贴等多种形式的价值补偿。它是基于矿产资源开发的外部性理论和环境补偿原理,  相似文献   
3.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编入了“主体功能区”的内容,将经济区域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从可持续发展出发,实行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定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划中第一次明确了对区域经济功能的类型划分。开启了区域经济规划的分级分类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阁对珠江三角洲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制度创新,特别是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强化法制保障两个重要方面.对本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