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1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媛媛  陈云菲 《华商》2008,(2):43-44
平衡记分法是近年来我国政府运用较多的绩效管理方法,其从财务、政府运作、公众和改进四个维度设计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适应我国现阶段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选择。本文运用平衡记分法对构建农村卫生支出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的初步探索,期望能给实际工作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2.
陈云菲 《时代经贸》2009,(10):43-44
本文通过提出基本科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建立衡量基本科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体系,分析我国目前各地区之间基本科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得出了各地区之间不论在科普投入、科普资源、科普活动、科普传媒各方面都存在不均等化。  相似文献   
3.
2020年底我国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构建防贫长效机制,推进共同富裕。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评估了“十三五”时期城市政府补助的相关减贫政策效果。文章选取贫困度量指标来测度城市的相对贫困状况和收入分配特征,采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研究了城市政府补助政策对城市贫困人口收入、支出、劳动供给、人力资本以及主观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相对贫困指标计算的城市贫困率、贫困强度和深度均呈现下降趋势,城市收入分配有所改善;从收入和支出角度来看,城市政府补助对低收入居民发挥了“授人以鱼”的作用,特别是在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个人工作收入方面;此外,城市政府补助对一些人群发挥了“授人以渔”的作用,显著提高了低收入男性和中部地区低收入居民的就业概率,增加了低收入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政府补助还显著提高了低收入女性和西部地区低收入居民的主观福利。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收入再分配体系,探索推动城市贫困救助从“粗放”模式向“精准”模式转换,建立针对不同群体的差异化城市防贫体系与动态监测系统,有效缓解相对贫困,形成防贫内生机制,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和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