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2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中红 《中国广告》2007,(12):28-29
肇始于 SKⅡ的国际著名化妆品品牌广告违规事件,在近几个月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包括上海在内的许多城市的工商管理部门先后对国际化妆品广告亮出了黄牌警告。上海市公布的广告监测数据则更是骇人,据称,今年5月该市主要媒体发布的化妆品广告违法率超过19%;在违法次数排名前10位的产品中化妆品居然占了9席,而且多数是在消费者心目中有着良好形象的国际著名品牌,包括宝洁、联合  相似文献   
2.
科技在刷新传媒方式的同时也在颠覆户外原有的传媒格局,资本兼并重组的推波助澜,政府整治的锦上添花,这一切都让历经三十年发展的户外广告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主流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3.
马中红 《中国广告》2006,(12):88-91
问题广告泛滥成灾,监管法规一夕三令,民怨官怒舆论声讨,种种现状,强迫政府管理部门、广告行业和研究机构把广告监管摆上了议事日程。尤其自去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强烈呼吁整治医疗广告以来,在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惩治力度的同时,研究工作也得到了比较深入的展开。  相似文献   
4.
广告是传播学文本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创作毫无疑问受到创作者先前知识结构的影响,对广告文本的接受和阐释同样受到视听者先前知识结构的影响。这种先行存在的知识包括人们阅读过的其他文学的或非文学的文本,习得性和后天学习的文化知识,正在引起关注的文化现象,社会习俗以及有可能引起的种种联想等。本文着重讨论的是广告创意与其他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2008,多事之秋,必然伴随着多重选择。向左走,向右走?国家、民族灾难降临之时,是否能够以企业的良心抓住突如其来的品牌提升机遇?企业歌舞升平之际,是否做好了应对危机四伏的准备?跨国巨头虎视眈眈,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品牌(此处不用民族品牌概念,因为民族品牌的概念似乎尚无明确的定义)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有错失良机而平庸如常者、有乘势而上借力爆发者、有危机缠身焦头烂额者、有被外资并购命运未卜者,亦有全面崩盘黯然出局者,各自的命运可谓冰火两重天。  相似文献   
6.
女性形象,特别是美女形象在广告中的无处不在,可以说是广告业无法回避的宿命。而女性身体在广告中的表现尺度、形象意义,以及管理者和业界对她们的评判方式,历来也是众说纷纭,于是,女性形象与广告之关系之讨论始终处在众声喧哗当中。然而,似乎有一个分析的视角一直被人们所忽视,这就是作为广告主体的女性形象的评判者们及其评判的尺度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7.
互文性:一个无限广阔的广告创意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文性”是当代文化批评的重要概念,本文根据广告创意的实际情况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扩充和延展,从而尝试构建广告创意意义上的“互文性”理论场域。并依次考察了创意与神话传说、与文学文本、与新闻事件、与影视作品等外部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以及创意与广告作品、与画面、与音乐等内部文本的互文关系,分析了这些互文关系的构成要素及主要方法和手法。而将广告创意纳入到一组组互文关系中去考察,其目的是为着最充分地利用文学艺术和广告经典作品的资源来拓宽广告创意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两个8分钟与国家形象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分钟",何其短暂的时间概念。"国家形象传播",何其宏阔的叙事空间。将"8分钟"与"国家形象传播"画上等号,又是何等难度的传播挑战!然而毕竟有人应战了,实践了。那么,就让我们试着来分析一下成败得失以及其间的种种阐释关联吧。  相似文献   
9.
2009年9月,我们走访了苏州贸易局、苏州老字号协会,黄天源,采芝斋和叶受和等机构和企业。对苏州老字号品牌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生长瓶颈进行了初步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苏州大市范围内50多家老字号品牌无论在经营理念、品类创新、传播方式,还是在品牌内涵深化、外部市场拓展、媒体运用方略等方面均有天地之殊,这昭示出老字号品牌发展的三种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0.
马中红 《中国广告》2010,(12):103-103
蒙牛与伊犁的公关战,360与腾讯QQ的互反战,经过当事双方的反复叙述,网民集体参与式的讨论以及部分媒体的介入报道,在真相逐渐浮出水面的同时,网络营销传播中隐藏的毒瘤也被刺破,从而引发舆论的口诛笔伐和全方位反思。企业在营销传播过程中,无视客观事实,通过揭短、嫁祸、诬陷等手段炮制丑闻,欲置对方于死地,是为"恶意营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