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改革难,国有企业改革尤其难。之所以难,不仅因为国企改革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而且意味着就要对过去的观念碰撞,对过去的模式挑战,对过去的体制创新。遵义市市长的专稿对深化国企改革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2.
遵义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国内外久享盛誉。遵义市2000年GDP已达246亿元,财政总忡入达24.14亿元,工业产值达220多亿元,且有一批著名的企业和名牌。然而遵义城镇化水平却只有20%,与其经济发水平极不相称。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遵义市土地肥沃,史称“黔化粮仓”。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民自给自足,丰年有余,生活相对殷实,农村良好的人居环境,在全国也属于中等或中等偏上。由于农业生产条件相对优越,长期以来农民形成了故土难离的观念,导致农村人口分工分业进展迟缓。遵义市第二产业产值超过第一产业产值比全国晚了28年(全国是1970年左右)。虽然1998年第二产业产值首次超过了第一产业,但农业在全国仍占有一定位次,人均粮食、油料、肉类产量远高于全国和贵州省的平均水平。正因为如此,农民反而难以割舍对土地的眷恋之情。现在全国城镇化水平为30%,东南沿海已达50%,而遵义才20%。相比之下,差距甚大。第二,农村经济比重过大,党政领导的主要精力长期放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无暇顾及城镇化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牵扯了干部的主要精力,特别是县一级,由于“粮烟安天下”已成为本地经济的基本格局,吃饭靠种粮,用钱靠种烟,烤烟抓不好,干部工资发不了,于是干部把80%-90%的;精力放在抓农业上,而对城镇化问题关心少,调查少,研究也少。第三,市中心区与各县城关镇(县所在地)基础规模小,功能不完善,对农业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不强。市中心区原有面积24平方公里,人口40万。地区教育设施严重不足,学生入学困难;体育、文化设施滞后。县镇不仅规模小,基础设施条件更差、供水及基础设施水平很低,不仅普遍缺医少药,时常断电断水,有的地方连市场都没有,还是以路为市,路市混染。这种条件很难吸引农民进城。第四,城乡分割的政策体制,人为地限制了农民的分流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农民与城镇人口在就业、参军、入军等问题上均有不同的政策规定,这种不平等如同一道巨大的“篱笆墙”,将城乡截然划成两块,制约了农民的流动。  相似文献   
3.
4.
遵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GDP总量已达246亿元,财政总收入24.14亿元,工业产值220多亿元,有一批著名的企业和品牌。然而遵义城镇化水平却只有20%,与之极不相称,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相似文献   
5.
改革难,国有企业改革尤其难。之所以难,不仅因为国企改革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而且意味着改革就要与过去的观念进行碰撞,对过去的模式进行挑战,对过去的体制进行创新。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可以肯定地说,国企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企业改革并非一改了之,尚有深化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