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8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体制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炳  主悔 《经济论坛》2002,(17):11-13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空间实体。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组合和不同的文化传统背景,对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人的生产活动,如农业生产活动,会因地域条件不同形成不同的生产方式及产品类型。人类的其他行为,如政治的、社会文化的行为,同经济行为一样,也因区域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当然,这种影响是相互的,区域的客观条件为人们的生产活动提供了基础,而人类的生产活动又对区域环境条件产生着影响。在这种相互影响中,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会使用生产工具和发明科学技术,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是深刻的。针对人类现实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能否视区域情况采  相似文献   
2.
3.
一、影响考试模式特点的因素 考试作为一种手段、一种工具,服务于一定的教育目的.不同的教育目的、要求,对考试的目的、方法、内容的要求也不同.因此,认识素质教育考试的模式特点,显然要从认识素质教育本身开始.而认识素质教育本身也就是对教育的基本思想、教育目标及相应的要求,包括对教育行为准则、教育内容要求、教学方法及教育过程要求等的认识.它们是影响素质教育考试模式特点的主要因素,只有对这些根本问题认识正确了,才能正确把握考试行为.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报特色的构建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必须构建自身的特色,才能在市场化的改革过程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我国高校数量众多,但类型、层次各有差异,学校之间专业特长、学科力量各不相同,高校各自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差异显著。高校学报应利用这些差异,在内容、形式上构建学报期刊的特色,推进学报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对如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近年来,国家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但形势仍然严峻。学术界,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研究不少,也未曾间断过。然而,由于我国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受我国特定条件的影响,超出一般的理论模式,所以还存在不少尚待明确的  相似文献   
6.
7.
8.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新的宏伟战略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但必须破除旧的发展观确立新的发展观,才能真正有效地推进。  相似文献   
9.
非均衡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但是出使东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或经济发展的差距加在,从而加剧了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城市化过程的复杂性与不和谐,因此本文提出了加快区域战略调整,让剩余劳动力大部分实行就地转移的思路,从而构建有利劳动力转移与农民融入城市化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刘国炳  王健 《经济界》2015,(2):86-90
建立可持续的地方旅游业,开发经营方式也是很重要的方面。按照现代经营理念,针对荆门旅游业的现状,提出了按照一体化的思路,整合区内旅游资源,根据旅游市场行为规律及资源配置原理,并与周边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市场共享,从而建立可持续性地方旅游产业开发经营方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