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的科研生涯是定量测算‘科技兴农’的经济效益。"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朱希刚研究员对自己的解释。朱希刚是第一位设计应用适合中国国情的测定方法的人。他研究提出了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测算方法,不仅出版了专著,并且在全国农业科技系统中推广应用。人的一生能做出一二件对社会有重要贡献的事就很了不起。朱希刚这些成就,是在他不惑之年后的岁月里干出来的,就更显得辉煌。80年代他提出了开展超前技术经济评价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他的"农户种植规模研究"处于领先水平,对决策具有指导意义;他研究并主编"农业区域开发项目管理"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实用价值;他完成的"技术进步与种植业协调发展研究"为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协调发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科学依据。近一时期,他又研究并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小康进程的政策建议。记者:现在大家都很关心农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其含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1994年初春,世界银行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布鲁诺被林毅夫的演讲说服了,他承认中国的改革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及转轨中的国家都有借鉴意义。林毅夫是最早总结并将中国改革的经济介绍到世界上的中国学者之一,并且是在国际经济学界里受到最广泛关注的中国学者。林毅夫认为,经济学归根到底是"经世济民"的学问。在过去16年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第三大经济国,但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确立,国民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活乱"现象及其与此周期循环并存的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并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照搬。参与年国改革问题的研究,将迫使中国经济研究的学者们必须不断地思考一些属于现代经济学中最前沿性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