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2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应当在一定的有效边界范围内进行,否则会发生扶持缺失和扶持越界,造成政府扶持失灵。扶持缺失表现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以及在行业、地域、生命周期、企业要素等方面的错位;扶持越界表现为政府扶持脱离小微企业的客观需要,超越其发展水平,以及在市场扶持效率更高的环节越俎代庖。扶持缺失和扶持越界均会影响政府扶持的有效性。政府扶持行为的高效只能建立在同小微企业发展水平、小微企业客观需要及市场有效参与等有机结合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针对审计导因的论点有很多,但这些观点都没有从根本上很好的阐释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本文通过对各种审计种类,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审计自身特征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认为审计导因源于两个方面:成本效益原则和审计自身的特征,以期能研究审计导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本会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国家财务获得独立以及对国有资本经营的管理进入实质性阶段的背景下,提出应该建立国有资本会计体系,以加强国有资本管理,防止国有资本流失,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区别主要体现在学科属性、生产要素属性、行为特性上;联系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商业模式应属广义生产方式,二是企业生产方式是商业模式构建的基础和前提环境。伴随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衍变,两者一直处于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当中。生产方式的持续变革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对企业财务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企业财务关系呈现市场化的态势,而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社会财务关系(或市场财务关系)又分别朝着线性和网络化两个方向发展。企业财务关系的这种发展变化,改变了企业生产要素资本的投入,从而又使企业形成了要素资本财务关系(如人力资本财务关系、技术资本财务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应当在一定的有效边界范围内进行,否则会发生扶持缺失和扶持越界,造成政府扶持失灵。扶持缺失表现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以及在行业、地域、生命周期、企业要素等方面的错位;扶持越界表现为政府扶持脱离小微企业的客观需要,超越其发展水平,以及在市场扶持效率更高的环节越俎代庖。扶持缺失和扶持越界均会影响政府扶持的有效性。政府扶持行为的高效只能建立在同小微企业发展水平、小微企业客观需要及市场有效参与等有机结合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提出1961年,斯蒂格利茨发表了信息经济学领域的奠基之作——《信息经济学》。斯蒂格利茨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提出了信息的成本问题,即信息有自己的成本,获取信息要付出代价。1962年,他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一文中提出,  相似文献   
7.
宗承刚  苏昭红 《财会通讯》2011,(10):110-112
本文主要探讨了资本的涵义、以企业为产权主体的法人资本以及新形态资本的功能,结果发现:资本是能够创造剩余价值,具有明确的产权主体和剩余价值分配权,且可以投资和融资的生产力资源;法人资本的产权主体是企业自身和企业的全体职工;信息资本形成的难度要比其它资本形态的难度大的多,信息的获取能为企业创造极大的价值;资本有两个功能——投资功能和融资功能;在企业价值发现、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过程中,各种资本形态共同发挥作用,关键在于适时准确地判断哪一种资本形态是价值创造的主要矛盾;各非货币资本形态发展不成熟的原因是其投资功能、融资功能和参与价值分配的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和实现。  相似文献   
8.
在企业发展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能作为出资和本钱的生产要素只有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但是,随着历次科技革命的洗礼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知识、信息等无形资源成为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的关键生产要素。与之相应,这些生产要素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贡献的提升,使掌握技术能力、知识能力和信息能力的人力资源也成为关键生产要素。这样一来,资本就包含了性质不同的各种生产要素。我们知道,计划经济条件下,只有货币资金,没有资本。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获得极大的发展,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才出现了生产要素资本化的问题,即一个资本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成立不久的新中国从前苏联引进了财政理论,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财政统管论,是一种高度集权型的财政管理体制,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在经济管理体制上采用了苏联的集权管理模式.该理论认为,国家财政是全国性的资财基金,社会主义企业与各经济部门财务,是整个国家财政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社会主义国家财政体系与资本主义国家财政体系的原则区别.  相似文献   
10.
国有资本会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资委的成立标志着国家财务从国家财政中独立出来,此时,为了规范国有资本出资者代表——国资委和国有资本投资企业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成立国有资本经营公司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文章在以国资委下设的国有资本经营公司为会计主体和以权责发生制为收入、支出确认标准的前提之下,从概念、理论框架、会计核算、审计等几个方面对国有资本会计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丰富国有资本会计的理论和实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