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5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张明福,张健针对当前各大银行都在纷纷搞电子化建设,本文想介绍一下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的有关知识。电子银行所谓电子银行(ElectronicBank),就是银行柜员或者客户自己,通过与银行电脑中心主机连接的各种终端设备...  相似文献   
2.
民主、民王和民愤,并非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三码事,恰恰相反,它们之间紧紧相连.因果密切.民主与民王、民愤是成反比的,就一个单位、一个组织而言,倘若头头民主作风很差、甚至处处摆出一副民王的架势,发展下去势必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民愤.  相似文献   
3.
注册资本作为《公司法》所设立的确认公司的最基本、最关键要素之一,其背后体现着股权与法人所有权的关系,体现着股权人对公司投资、负责、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投资关系,它是产权关系高度明晰的产物。因此,了解和掌握公司制企业的注册资本构成情况、真实与否,是直接保护各投资人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秩序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着严格的检验。这就要求企业特别是大型国营工业企业,必须以物美价廉的产品跻身于市场竞争的行列,而成本管理是否有力则是经营成败之根本。然而,现今在  相似文献   
5.
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法律后果及实务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的市场主体确认制度应包含主体准入制度、日常监管制度和主体消灭制度三方面及每方面的具体内容。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及规章已对主体准入制度作了框架规定,但对主体消灭制度还未形成完整的框架,本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确认主体消灭制度的完整框架,从而使市场主体制度完善和完整。  相似文献   
6.
一、概析工程建设项目的客观技术经济条件1、了解工程项目的经济技术运行过程是建立审计方法的基础。也是提供给审计师进行工作的基本条件。通过对工程项目运行程序的分析,可以综合掌握工程整体和技术经济要素构成,运行组织程序关系,进而设计审计方法。工程项目技术经济运行管理一般程序可用图表示。(图一)(--工程技术经济运行过程及组织管理→和工程建设项目技术经济运行管理一般程序图(图一)2、掌握工程项目技术经济特性,对于研究审计方法也十分必要。工程建设项目是一种特定的通过建筑与安装施工工序过程形成的产品,与一般生产…  相似文献   
7.
“心甘当牛身,扬鞭学马奔,改革添虎劲,小蛇亦龙腾”,这是我在1989年元旦写下的座右铭.我想,作为一个党的干部,人民的勤务员,首要的是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牛不仅能犁田,还能磨粉,即使是死了,皮能制革,肉可以食.更可贵的是牛的老实、勤恳精神.一生中,它以坚实的身躯,犁出了灿烂的今朝,磨出了希望的明天.人民干部应做人民的牛.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江苏省江阴市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咨询中心于11月6日在江阴市璜塘镇成立挂牌。6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成立大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忍之到会祝贺。中共无锡市委常委、社联主席宗菊如在会上讲了话。 改革开放,使璜塘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将中心建于璜塘是经中国社科院和江阴市领导多次考察磋商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政治路线决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九江市农村信用社自去年七月成立以来进行了大量的人事改革。(一)实行人事制度改革是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以前,我们有许多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发展潜力较大的人才,由于种种原因其能力和作用还没有被发现,他们的潜能还没有被充分开发利用,甚至有少数优秀人才因长期得不到使用,造成人才流失和浪费。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和竞争上岗,使他们变被动等待为主动自荐,给他们充分展示才能提供了机会,使他们从“潜…  相似文献   
10.
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如实准确地测量土地面积,绘制地形图,建立地籍资料,形成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实现动态控制,达到珍惜每一寸土地,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工作目标。本文就有关土地流失方面的问题以及关于土地测绘档案的建立两方面,来着重分析当今我国土地管理测绘档案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