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改革十年,是我国县级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纵向对比可知,县级经济所以获得一个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归根到底是改革开放。改革,方使县级政权具有管理经济的自主权和决策权。而且,作为城市改革的参照物或试验场而先行一步的县级综合体制改革,一开始就是以建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规范目标,以打破传统体制后的暂时混乱为沉重代价,经过超越时空序列的广泛涉及,最终才形成多层次、多侧面、多棱角、全方位的改革局面。虽然,方案的设计,程序的推进,并非十分完  相似文献   
2.
十年前的平昌吃粮靠返销,用钱靠贷款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山区县。经过十年的农村改革,如今已是林茂粮丰初显繁荣景象。全县提前于1988年越过温饱线;农业连续十年丰收,成为四川省商品粮基地县;财政收入比改革初期增长315.1%。这个既无矿产、又无特产的纯农业县,何以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发生地覆天翻的变化呢?通过调查,发现原来他们有一套完整的、被群众喻为“三治方略”的脱贫措施。治愚——提高农民素质平昌县经济结构的主体是农业,而农业基础脆弱,首先弱在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时至70年代,这里的深山区还保留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部份农民视现代科学技术为异端邪学,将政府发放的杂交稻种春成米吃了,把送去的配合饲料倾入粪坑,甚至跟前去地头指导规范化种植的农科人员犯抓扯,有的还指名道姓骂  相似文献   
3.
山区农民上缴积累难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上缴积累靠卖粮的状况没有改变。信息不灵,流通不畅,技术落后,农民从事种养业随时要承受风险,只好找保险方式生产,重点生产那些“卖不掉,自已销”的农副产品,收入虽然增加,商品率却低,货币占有量不高,“饭有剩,用钱紧”的现象依然普遍。过去实行统派购,乡政府从农民卖给国家粮食的收入中扣去上缴积累部分,其余才给农民付现款。现在改为合同定购,多渠道经营,农民就将粮食卖到能支付现款的收购部门,乡政府统收统支积累资金也就困难了。二是农民以小生产者的狭隘眼光看待积累。农村分户经营的实行,使部分农民误认为集体经济不存在了,把提取公积金公益金视为无偿占有,把收缴管理费和统筹费视为无理摊  相似文献   
4.
关于跳出徘徊局面,实现粮食稳定增长的途径探讨、模式选择、对策研究,已有诸多论述.带着共同担忧的问题下乡调查,发现仍有不少地方粮食连年增产,甚至跟粮食普遍减产的大局形成强烈反差.从实证性研究角度看,笔者以为对实现粮食稳定增长的思考应再拓宽思路,从根本上、整体上重新构造"一法三制"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坚持土地公有制和国有化,历来被视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经济待征之一.然而,原来粘合很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却随着耕地承包到户而有所松动乃至分离,由于是以改革的名义进行的,因而使这种"离经叛道"获得了合法性,以此为基础,我国农业生产获得了极为迅速的发展,1984年攀上了建国以来第三个粮食高峰.但是,1985年以后形势急转,全国粮食当年减产282亿公斤,1986年回升124亿公斤,1987年  相似文献   
6.
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相伴而生,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有形跟无形的关系,犹如存在跟意识的关系,是存在决定意识,有形决定无形,处于矛盾的统一体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