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4篇
综合类   2篇
农业经济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城郊结合部的定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郊结合部不是一个孤立的土地现象,涉及经济、治安、城建、环保、土地、计划生育等等不同部门,治安混乱、建设无序、环境脏乱差、人口失控形成一个综合的社会现象,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角度看,城郊结合部集体土地管理混乱,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强行征用集体土地,造成土地低效利用,城市化水平上去,另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大量集体土地非法转用入市,或办厂或联建或出租或卖断若干年使用权或私搭乱建,造成城市建成区需要扩展的土地范围大都被农民集体建设占用,影响了城市拓展,削弱了国有土地收益,日益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4.
土地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设土地有形市场已成为社会共识。在即将加入WTO的中国,土地的重心应该转到以建设土地有形市场为中心的工作上来,这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任何事物发展都有着自身规律,小城镇发展也不例外。“以地生财”只是小城镇发展的外部因素,离开工业化时代资本、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市场发展的内在推动力,脱离小城镇的力所能及的综合经济实力,单纯指望“以地生财”做大小城镇,建起的有可能是沙滩上的楼阁,而且很可能因为迫于建设资金短缺的压力去追逐土地利润的最大化,从而提高了农民进小城镇的门槛,把大部分农民拒之于小城镇门外,结果是“以地生财”建了镇,又“以地生财”关了门。与其靠小城镇“以地生财”积聚资金,不如依法赋予集体土地所有者完整的土地产权,放开集体土地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保障农民长期而稳定地土地使用权,真正让集体土地所有享受、支配自己的多方面的土地财产权利,进而推动农村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并通过更大的市场更有效地积累资金和配置资源,从而推动农村工业化发展,并从根本上把农民从依赖土地的传统社会保障体系中解放出来,为农村城市化的长远进程奠定坚实的体制和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6.
7.
曾永昌 《中国土地》2004,(11):18-19
张五常先生在《出售土地一举三得》(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04年9月10日)一文中倡导“出售土地既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可减少与简化税收,而经济制度的本身又会因为土地可作为‘私产’而有一次大的、震动性的改进。所以我认为这是解决目前中国过渡性财政困难的最可行的办法”。笔者认为,张五常先生这种“以地生财”的“经营城市土地论”观点值得商榷。政府卖地在中国已成为公害土地资本化转变,本是经济社会政府参与引导、市场利益主体合作博弈的自发演化过程。我们不解,“经营城市土地论”提出者为什么会不满经济社会的自发演化过程,而要提…  相似文献   
8.
9.
10.
最初被社会和政府公认为公正的招标拍卖挂牌制度.由于缺乏体制内生动力和运行机制基础,已经在政府垄断市场体制下演变为一项在人民和政府之间很有争议的制度。由于人民和政府所持观察角度不同、评价标准不同,因而面对同样的制度,得出的结论也截然不同。现行招标拍卖挂牌制度运行引致的人民信托危机已经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