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综合人口结构、民族分布、地理环境来看,甘肃的生态屏障战略地位凸显.老庄、孔孟等先贤奠定了生态治理的思想基础,之后与时俱进地变迁,政府的践行力度也持续强化,然而现实农村生态情况不容乐观,甘肃的形势也十分严峻.从公共治理理论出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深层动因:企业逐利罔顾其他,政府绩效考核缺陷,农户人为加剧破坏.新农村生态治理亟待创新: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力量、以乡镇企业为重点客体、以社会组织为桥梁纽带、以个体农户为核心依靠,综合多种手段统筹保护、恢复、建设,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维效益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研究,液压往复柱塞泵密封的结构设计,柱塞泵的油、水泄漏方式以及泵结构设计上不太合理而造成油水分离不良,从而影响泵的润滑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柱塞泵泵头设计,分析了柱塞在往复运动中的压力分布、泄漏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密封元件的变形对密封性能的影响。为配合密封的改进研究,对泵头的结构进行改进。从设计原理看泄漏的压力水经过泵头头一道密封处开一个排液孔,从而达到油和液体的分隔开来,而在泵头处又设置了一道密封。这样从头道密封泄漏的液体在设有排液口处在没有压力情况下,无法通过第三道密封装置,从而完全彻底的油和液体的彼此分离开来,即使泄漏的液体也不会影响到主轴泵体主轴箱中,其主部零件润滑得到充分的保证和保护。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使泄漏的油水均流向机外,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油水分离问题,使其密封性能和耐磨特性的改善和提高,确保泵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3.
公共性、外部性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城市大气环境保护中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从而对地方政府提出了制度要求.但现实情况表明,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弱化了地方政府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能力.因此,建立政府为主体、市场补充、社会参与的多中心制度供给,破解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瓶颈.  相似文献   
4.
综合人口结构、民族分布、地理环境来看,甘肃的生态屏障战略地位凸显。老庄、孔孟等先贤奠定了生态治理的思想基础,之后与时俱进地变迁,政府的践行力度也持续强化,然而现实农村生态情况不容乐观,甘肃的形势也十分严峻。从公共治理理论出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深层动因:企业逐利罔顾其他,政府绩效考核缺陷,农户人为加剧破坏。新农村生态治理亟待创新: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力量、以乡镇企业为重点客体、以社会组织为桥梁纽带、以个体农户为核心依靠,综合多种手段统筹保护、恢复、建设,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维效益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5.
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讲,新型城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农业产业化带来集聚效应,能增强区域竞争能力,促进小城镇经济繁荣;小城镇的形成依托一定产业基础,而其建设又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载体。在西北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中,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联与互动至关重要,文章以甘肃定西的个案研究为基础得出一些结论,期许对其他欠发达地区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6.
欠发达地区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简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政府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对地方政府在其中所应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提供公共服务,开发人力资源,致力制度创新,培植龙头企业,倡导产业内文化。  相似文献   
7.
流浪乞讨者的存在由来已久,贫困是主要致因,针对该特殊群体的救助属于最低层次保障,此问题在西北欠发达地区的甘肃会长期存在,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解决不好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需要在治理视域下,从价值取向、组织架构、资源整合、运行环节进行多方面的机制创新,继而提高救助效果,缓解社会矛盾,增进地方政府竞争力,促动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8.
9.
理论和方法具有内在联系,理论依据一定方法才能建立起来,对马克思研究社会形态的方法论原则的探讨,能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形态的过程中遵循的四个主要的方法论原则,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付雨鑫 《发展》2016,(4):49-50
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基于社会形态结构功能的视角,本文试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标准问题、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来阐述生产力在社会形态理论中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