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学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生前向来反感企、№社会责任的提法,在他看来,企业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即为股东赚取尽叮能多的利润。弗里德曼和追随他的经济学家还具体论证了为什么赋予企业过多的道德使命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某产品跌落事故的分析,从工艺审查、工艺设计、工艺技术状态控制等方面。对造成事故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工艺要从思想上意识技术安全、行为上反映技术安全两个方面来重视工艺在技术安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第一大亨》作者:[美]T·J·斯泰尔斯著粟志敏等译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8美国传记作家斯泰尔新为铁路巨头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写的传记。作者刻画了范德比尔特如何从一个乡村穷小子,成为美国航运、铁路与金融巨头的一生。"第一大亨"说的就是"铁路大王"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1794-1877)。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传记作家、普利策奖得主T·J·斯泰尔斯花了七年时间,完整还原了范德比尔特的传奇人生。范德比尔特先后将蒸汽船航运企业和铁路企业发展到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所能发展到的极致水平,并深深的左右了他在世期间的华尔街。他过世时的资  相似文献   
4.
俞川 《中国企业家》2014,(7):120-120
传统媒体即将走向死亡?在我看来,这只是一个耸人听闻的噱头,纸质载体可能消失,但新闻生产模式主体依旧会存在。可以说,对这个世界运转影响最大的新闻应该是财经新闻,这其中最杰出的生产者,譬如彭博社,他们生产新闻的方式,与200年前为内森·罗斯柴尔德服务的信使的工作方式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5.
扶贫的误区     
《贫穷的本质》作者:[印]阿比吉特·班纳吉[法]埃斯特·迪弗洛著景芳译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5两位作者调查了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并反思了现今关于扶贫的观点。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在向贫穷开战,却屡战屡败。经济、技术、社会和思想观念的进步,大大降低了赤贫人口在全球总人口中的比重,但无法消除贫穷,全球迄今仍有多达近10亿的贫困人口。在政府干预经济、福利国家出现之前,欧美国家整个近代史上,承担赈济扶贫功能的都是慈善基金会,之后才在  相似文献   
6.
“无处可藏”,意味深长,既揭示了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电子信息监控全覆盖,公民隐私不复存在的惊人现实,也是对捅破美国国安局监控美国全国乃至全球一事的爆料人爱德华·斯诺登个人命运的概括。事实证明,美国国安部门的隐秘监控,也只能短时间蒙蔽一些人,也可谓“无处可藏”。2013年5月,即将30岁的斯诺登在中国香港向《卫报》时任专栏作家、社  相似文献   
7.
8.
9.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之前,那些预测即将爆发经济灾难的人,受到了市场和舆论的无情嘲笑。这一幕,颇似中国当下经济学家和开发商们对唱衰房价者的"围剿"。事实证明,真理的确可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原因在于多数人不愿意去正视不想看到的事实。彼得·D·希夫一直是个非主流。  相似文献   
10.
将时钟调回到一百年前甚至更早,你会发现,那时的人们对于科技创新的想象力其实贫乏得很,并严重高估当时已有的技术发明的应用前景.比如,收音机、电视机的接连出现,就曾让当时的人们预期此后的一代代人都将生活在广播电视时代;另有专家言之凿凿,认为广播和电视有助于消除国家和族群之间的沟通障碍,让这个世界不再发生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