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法人人格理论中,民事主体取得法律上人格的方式主要有两个:自然人一出生就当然取得法律人格,而法人则需通过设立行为取得。法人设立的本质在于使一个事实上已经存在的或正在形成中的社会组织取得民事主体资格,“它的前提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正在形成之中或已经存在.它的核心是这种社会组织完成了从自然状态向法律形态的转变”(范健:《设立中公司及其法律研究》)。  相似文献   
2.
刘佳星 《辽宁经济》2007,(10):36-37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的法治环境成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工商部门作为国家主管市场的经济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部门,加强自身法治环境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为此,有必要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意见,以进一步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法治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3.
刘佳星 《企业研究》2012,(20):202-203
物流管理专业中《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存在多种问题,使得学生缺乏实践和感性认识,教学效果普遍不佳。为了适应现代物流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进行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设施建设,由此培养出高素质的物流操作人才。  相似文献   
4.
公司转投资若干问题再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佳星 《辽宁经济》2009,(11):68-69
公司转投资是指公司在存续期间通过合法程序向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投资从而成为其他企业投资人的行为。之所以称为“转投资”,这是因为公司本身就是南股东投资构成,公司成立后将股东已投入的资本再以公司自己名义向其他企业投资,对公司的股东而言,显然是一种投资的转移,即“转投资”。转投资具有如下三方面特征。  相似文献   
5.
土地制度改革既应该考虑法系内土地制度内生的共性,又要考虑国情、历史、文化对土地权利的影响.中国土地所有制度和利用制度都有鲜明的本土特色.通过土地私权比较研究,有助于厘清中国土地权利边界,化解土地权利冲突.该研究结论揭示了完善中国土地权利理论的路径之一,即在于人身性与财产性规范的分野.  相似文献   
6.
作为已经施行10余年的《辽宁省合同监督条例》,在调整经济交往、规范市场行为、完善合同法相关规定以及保护当事人权益方面发挥了诸多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时间的变迁,这样一部地方法规,从体例到内容的编排,从规范的内容到责任的承担都有些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力图从几个角度分别阐述,提出对于完善该条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佳星 《商》2013,(6):166-166,143
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牵动着国民经济的命脉。而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从土地供应到商品房建设调控,学者关注的比较多。但对于住宅租赁对于房地产市场稳定的影响,目前来看,还缺乏系统的阐述。因此,本文从住宅租赁法的制度价值入手,分析制定住宅租赁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增强其与相关部门立法的协调性。希望藉此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架构。  相似文献   
8.
闽粤沿海是中国海耕文明与养蠔业主要分布地区,北宋始有“插竹养蠔”。随着明清闽粤沿海居民对蠔的生物习性认识发展、市场需求拉动、人多地少矛盾加剧、环境与气候变化,尤其是水土流失、冬冷寒害频发,促使养蠔技术不断演进。其历程如下:明代“插竹养蠔”技术发展,发现瓦片、瓷片是理想附着基,蠔田分采苗区与生长区,出现“二区养蠔”;清代早期始有石块烧红散投采苗和“一岁两种”制度,以泥橇行进采苗、打蠔及管理;清代中后期始有育肥区,形成“三区养蠔”技术体系,将石块曝数十日后砌畦采苗,以疏插、间苗等方法管理。明清闽粤沿海养蠔有以下特点:符合中国传统农学“三才”思想原则;具有实用性、适应性、移植性、先进性和传统农业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特质;对当代建设海洋牧场与生态文明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