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部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区位、禀赋等因素使西部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新时期实现西部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保障。本文针对西部资源型县域经济的现实特征和发展瓶颈进行归纳,分析了西部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内涵和规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本文对马克思的城市化思想及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化的特点与经验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探讨了"成都模式"的发展实践,认为统筹城乡发展不仅不会妨碍、延缓城市化和工业化,而且可有力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际化是我国企业成长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化发展背景下,企业的一些经济活动损害了某些方面的国家利益。本文对现实中两者利益冲突的表现加以归纳总结,从制度安排的视角分析此种行为的动因与本质,并力图构建一个协调两者利益关系良性互动的新型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国家利益与国有企业的“进与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国进民退"问题,从实证角度考察当前国有/民营企业总体情况与产业分布现状,认为当前我国不存在整体性"国进民退"趋势,但数量—产值相对情况来看行业差异性较明显,在基础类和资源类的一些行业存在相对性、结构性的"国进民退"现象和案例。文章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应该是以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的特殊企业,国有企业伴随着国家战略而进行"进、退"调整是符合国家利益导向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海外创业板市场监管制度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已经呼之欲出,创业板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在这一市场必须加强监管。本文对全球主要创业板市场进行了简介,选取典型市场的成熟经验,从市场监管体制、保荐人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股票禁售期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市场的监管制度,总结了它们的优缺点,为我国即将建立的创业板市场监管制度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得扬 《特区经济》2008,(9):267-269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他的资本张力思想,认为企业在进行资本积累过程中既使资本量不变,这个资本量也可能由于劳动力的充分使用和使用得法、科学和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而发挥出更大的能力。本文从马克思资本张力的视角出发,探讨现阶段我国企业发挥资本张力的必要性,以及我国企业充分发挥其资本张力的具体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