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后现代主义者在颠覆主体后 ,却不能回避主体缺失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 ,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对人的主体性重建的倾向。本文在简要回顾了西方哲学中主体性的发展历史后 ,主要分析了当前在反主体性浪潮中涌动着的这股重建潜流 ,这股潜流主要表现在怀疑论、肯定论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反主体性态度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浙江省绍兴地区S市农村文化建设情况为例,考察了发达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农民在集体文化活动中的参与度低;文化设施利用率低;文化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分析了产生这三个问题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宗教观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维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宗教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学生思想意识领域客观形势变化的需要。宗教现教育应遵循“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准绳,坚定马克思主义宗教现的立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途径.将宗教观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去,形成教育合力,产生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是青少年人格异化的主要施害者之一.从人格动力结构视角看,大众文化的施害机制是:首先刺激和强化青少年人格需求中的物质性需求并同时抑制和遮蔽精神性需求,造成青少年人格需求的"物化";其次,消解一切道德价值规范,宣扬"怎么都行",由此导致人格判断的困惑;再次,通过大众文化的"示范作用",造成人格行为的失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