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周松岐 《广西经济》2001,(C00):33-33
柳州地区地处桂中,面积2.6万平方公里,人口400多万。她位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带,年均气温17℃-21℃,年均降水量1200-1700毫米,加上人均耕地面积达1.26亩;居全广西之首。因此,非常适合发展糖蔗生产。但是,解放前,由于除少数农民自办的,人推牛拉的土榨外,全地区没有一家糖厂,因此,糖蔗生产也几乎等于零。直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全地区的糖生产才获得迅速发展。不过,要说柳州地区的糖蔗生产真正步入快车道,还是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在南巡讲话的鼓舞下,柳州地区的领导们在经营深入调查研究之后,毅然把糖蔗生产确定为富民、富财政的第一支柱产业来抓,投入了的人力物力。从而使全地区的糖蔗产量成倍增长,步入了空前的辉煌。据统计部门提供的数字,到1998/1999年榨季,全地区种蔗面积达137.4万亩,比1979年增加了115.9万亩,增长249.09%;进厂原料518万吨,比1979年增加419万吨。更可喜的是,随着糖蔗生产中科技含量的提高,高糖高产良种蔗的种植面积也日益扩大。1999年高产炕糖良种的面积已达到24.8万亩,其中,新台糖16、20、22、23号分别为17.8万亩、0.57万亩,1549亩和239亩。在2-3年内高精良种要达到总面积的80-90%。糖蔗生产的大发展,促进了柳州地区制糖业的起飞。到1997/1998年榨季。全地区已有中、小型糖厂17家,日压榨能力达4.2550万吨;比1979年增加3800吨,共产糖50.32万吨,分别是1958处和1978年的1005.4和29倍。本榨季,全地区的蔗糖生产共实现税金18802万元,比1979年增加18679.11万元。糖蔗生产已成为全地区各级政府及农民收入的主要财源之一。如被国家定为全国糖料生产基地的来宾县,1997-1998年榨季共种蔗45万亩,产进厂原料168万吨,产糖17.6万吨,实现税金8000万元。同年,该县风凰镇产糖蔗24万吨,实现税金480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的89%。同是这个县的北五乡该年农民人均种收入收入达2041.5元,其中佳田村民委更达5671.3元。该县的“种蔗大王”黄世杰,1998年种蔗1700亩,产糖蔗7000余吨,收入超百万元。象州县石龙镇,农民人均种蔗2亩,产蔗7吨多。去年,全镇甘蔗总产值达2300余万元,为镇财政增收250万元。农民人均种蔗收入1300余元。今天,举目昔日贫穷落后的桂中大地,一栋栋被人们喜称为“甘蔗楼”的楼房,一辆辆被称之为“甘蔗车”的汽车、拖拉机、摩托车随处可见。糖蔗-这一甜蜜的产业,正在给桂中人民酿制出甜蜜的生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