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宋炳林 《宁波经济》2015,(2):12-14,22
按照指标同口径、数据能获取、对比可量化的原则,构建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显示,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进程正在加快,总体表现符合预期。与同类城市比较,宁波有自己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生态环境、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失分较多。应按照"做足长板、补长短板"的原则,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加快实现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过去十年,宁波呈现出规模与效益相统一的又好又快发展态势。2011年,全市GDP达到6010.5亿元,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均比2002年翻了两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从2005年的7.0:55.2:57.8调整到2011年的4.2:55.5:40.5。工业实力稳步增强,全市工业总产值达15590亿元,跃居全省首位。实现利税1152亿元、利润615亿元,  相似文献   
3.
美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洋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世界主要沿海国家的经验对于我们把握海洋产业发展规律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鉴于中美都是陆域面积庞大的沿海国家,本文从海洋意识、海洋科技、海洋产业及海洋生态等方面对美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举措进行了分析,并从中得出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4.
作为支撑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态,块状经济存在不少素质性、结构性问题。加快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实现主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的攀升,是我国块状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个过程中,国内典型区域通过发展特色总部经济、针对性嫁接外资、改造专业市场、龙头企业引领创新、政府优惠政策安排等举措,为其他区域块状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作用模式出发,产业转移动力机制可分为三个子系统:市场驱动机制、政府作用机制和自我维持机制。市场驱动机制是推动产业转移最根本的力量,政府作用机制引导企业将产业转移的可能性进一步转化为现实行为,自我维持机制是形成产业转移行为自我强化和路径依赖现象的原因。三者之间互相联系,通过作用于企业这一主体而彼此连接、相互耦合。现实中由于动力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出现产业转移粘性、行政区划内转移、政策目标偏差等耦合误差。  相似文献   
6.
产业转移的行为不是孤立的,而是嵌入在一个社会关系网络当中。各行动者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及其在社会网络中所处位置的变化,都将对企业的迁移行为产生影响力。围绕力的一般作用过程及其特征,从社会网络影响力的产生、传导及反馈的过程来解析社会网络机制。  相似文献   
7.
过去十年,宁波呈现出规模与效益相统一的又好又快发展态势。2011年,全市GDP达到6010.5亿元,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均比2002年翻了两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从2003年的7.0︰55.2︰37.8调整到2011年的4.2︰55.5︰40.3。工业实力稳步增强,全市工业总产值达15390亿元,跃居全省首位。实现利税1152亿元、利润615亿元,分别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