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支撑辽宁经济腾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参与国际生产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使得劳动力价格水平低成为一个较长时期内突出的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轻工产业在我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东部沿海地区借助优越的地理区位率先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辽宁在改革开放初期聚集着大量的国有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企业,这些企业在日益开放的经济中缺乏相应的竞争优势,加上体制僵化,许多企业严重亏损并最终破产,  相似文献   
2.
宛浩然 《经济界》2005,(3):78-81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及格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表一可以看到,1952年到1978年间,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不断下降,由1952年的57.72%下降到1978年的32.76%,工业从1952年占国民收入19.52%上升到1978年的49.4%,同时第三产业份额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表明建国后我国工业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工业内部,由于建国后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重工业比重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有较大比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重工业的份额占到59.8%,轻工业占40.2%。表二显示出改革开放后直到1990年,轻工业的份额有所上升而重工业的…  相似文献   
3.
宛浩然 《辽宁经济》2005,(11):70-71
一、日本企业发展中的企业系列体制与主办银行体制 在日本的市场主体结构中,一方面存在着少数资金雄厚、技术能力强的现代化大企业,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众多资金薄弱、生产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企业系列体制是联系日本大企业与小企业关系的基本形式。企业系列体制是指大企业通过供应原料、加工定货、技术援助和指导以及提供贷款等方式将中小企业纳入自己的生产体系中,并在大企业督导下由中小企业提供零部件和服务,从而在大中小企业之间形成密切稳定的分工协作关系。在这种体制下,大企业以对外订货的形式委托小企业为其生产加工零部件、配件,从而将其产品生产的大部分或全部分包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工资水平较低,可以使大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同时,日本企业系列体制使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问形成长期交易的相对稳定关系,大企业往往通过派员监督,指导中小企业生产,甚至双方联合进行技术开发,使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