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电子政务迎来互联网春天 "电子政务",即政府上网及政府事务的网上运营,这无疑是一次大的商机.也使经历了"互联网冬天"的业界再一次涌动起春天的梦想. 据中新社最近的一条消息说,目前中国政府网站发展迅速,加之上网家庭人数庞大,为中国电子政务市场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据了解,中央和国家机关目前已建立52个互联网站点,gov.cn下的政府站点域名已从最初的145个发展到4722个,中国家庭拨号上网人数已经突破5660万.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有关人士介绍,在今后5年,由于中国政府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就此进行的中国信息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即每年有2000亿元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
<正>一、深圳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的紧迫性 深圳经过13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由一个人口 30多万、工农业总产值仅1.75亿元的边陲城镇发展成为一座拥有近300万人口、工农业总产值达400多亿元的现代化都市。在深圳社会经济超高速、超常规发展的同时,水利、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的投资和发展却严重滞后,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要素,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经济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制约,人们始终将水利作为一种福利事业对待,不承认水是商品,实行政府一揽子包下来的办法办水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体制的建立,传统的水利建设与管理模式弊端日趋明显,水利必须与市场接轨。 在特区建设的第一个十年间,深圳经济的发展每年都以40%的速度增长,早已突破了原计划1990年人口 70万、工农业总产值60亿的发展规模,引起了用水的急剧增加。这期间,全市用水量平均每年递增46%,10年增长了43倍,其中1990年全市缺水达2.98亿立方米。1991年深圳缺水更加严重,当时特区日需水最低限额为60万吨,实际供水能力仅为50万吨。到8月份,日实际供水下降到35万吨,全市受缺水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