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6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是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不仅决定选拔出来的干部综合素质高与低,办事能力强与弱,会直接影响到民办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而且还间接影响到民办高职院校教学与校风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阐述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选拔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并分析问题原因所在、总结出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选拔工作的精准策略。  相似文献   
2.
吴桥,天下杂技第一乡。民谣说:“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杂技圈内有言:“没有吴桥不成班。”旅游团队忠告:“民俗风情游不可不看吴桥杂技大世界!”……  相似文献   
3.
喝口井白凉     
去太行深处长寿村采风,我在闻名的长寿泉旁留影,并且痛饮泉水几大碗,那样子让友人好笑,让老乡惊讶。他们不知道,我千里之行,就想找回一次当年临井喝井白凉的感觉。回来后写散文《泉水流过喉咙》,又请同事、书画家禅石先生作《饮泉图》。[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前些年,“三提五统”征收也就是常说的“收提留”和计划生育、宅基规划、殡葬改革等工作,并称为农村工作“四大难”。如今,“三提五统”征收仍是难中之难。在不少地方,“三提五统”征收已经成为乡村工作的难点问题,广大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有的地方因为“三提五统”引发了许多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激化了干群关系,影响和破坏了农村稳定大局,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一些乡村干部提及“三提五统”的征收便头疼,喊苦叫难。笔者根据多年的乡镇和审计工作体验认为:追本求源,“三提五统”征收难的症结就在“…  相似文献   
5.
采访吴桥县审计局局长李强的时候 ,他正好从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班参加面授回来 ,于是我们的话题便从“充电”这个话题谈开———“搞经济监督不懂经济不行 ,当审计局长不懂审计不行!”1999年年初 ,李强从于集镇调到县审计局 ,他说无论从工作层面还是性质上 ,这是一次“嬗变”。但无论是直接抓经济建设的党委书记 ,还是抓经济监督的审计局长 ,不懂经济不行 ,不懂审计不行 ,两者懂少了都不行。他把应酬、休闲的时间挤出来 ,埋头啃起了专业书籍 ,颇有点“进京赶考”的危机意识。他经过一番自学 ,去年6月份终于考取了省委党校经济…  相似文献   
6.
题记如果不是薛春岭,不是去探寻她二十九岁花季里最近十年历程,我们还真的不会轻松地步入吴桥县审计局这座庄严的办公楼。其实小薛在她的基建审计股10个人里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就是在全局也只排行倒数第二,不过这“年轻”和“女性”四个字,不但没有淡化她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反倒使她的名字涂抹了一层理想的光彩,尽管并不是那么炫目,可是它仍然是一道值得泼墨的人生风景线。故事不多,却是深情一首歌故事之一:出师南皮1998年,国务院做出重大经济决策,就是对全国粮食企业进行挂账审计,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由于是交叉审…  相似文献   
7.
吴桥县审计局在治理优化经济环境中 ,找准角色 ,确定了“经济要上 ,审计要帮”的工作基调 ,树立起审计工作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大局意识 ,为经济发展大戏奏出和谐的强音。转变观念定准调曾经有人认为 ,既然《宪法》、《审计法》赋予了审计部门以经济监督的执法权 ,再提治理优化经济环境似乎就有些矛盾。吴桥县审计局领导班子针对这种“事不关己”的认识误区 ,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 ,深刻查摆 ,采取“政企换位”、“横向对比”等讨论方式 ,晓明治理经济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使执法人员认识到 ,审计部门在治理优化经济环境中 ,不仅要参与 ,更要当…  相似文献   
8.
审计执法部门的干部,多数都有学历、有专业技能、有工作热情,但是往往由于在执法过程中不注重掌握“刚”与“柔”的交济,而使工作陷入被动,效果不佳。所谓审计执法人员的“刚”与“柔”,就是指其在执法过程中所持工作方法、技巧、思想认识、掌握力度的一种集中反映。“刚”与“柔”掌握的是否适时、适度,考验着执法干部工作能力和行为艺术的强弱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执法工作的质量效果。结合审计执法工作经验,我们认为执法过程中应重点掌握好“三刚”、“三柔”:对事要刚、对人要柔。有些执法人员到某单位或某个处所行使公务一般都爱…  相似文献   
9.
战国时名医秦越人 ,医术高超 ,人们用扁鹊来称呼他。扁鹊初见蔡桓侯时 ,发现桓侯有病便直言奉告 ,结果惹得桓侯不高兴 ,认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之后的日子里 ,扁鹊又复见桓侯两次 ,指出他的病情在发展 ,如不接受治疗将会不可救药。结果 ,讳疾忌医的桓侯终因贻误诊治而病入膏肓 ,等他再使人求救扁鹊已经为时太晚了。这是则很著名的历史典故 ,它通过扁鹊三次劝告而桓侯固执不听致使病入骨髓 ,终于死亡的教训告诉人们 :有了疾病 ,必须请医生及早诊治 ,讳疾忌医 ,终必丧身。这则典故还教育我们 ,有了缺点和错误或存在问题如不正视和及时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