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6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补贴所带来的扭曲不仅体现在补贴规模上,而且表现在行业内企业间的补贴差异程度上,后者甚至是造成中国制造业资源误置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基于Hsieh and Klenow资源误置模型,讨论了补贴差异化影响生产率分布与资源误置的微观机制,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度量了中国制造业行业内企业间的补贴差异性,通过构建面板模型检验了补贴差异化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分布的离散程度与资源误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补贴差异化是导致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分布的离散与资源误置的重要原因。在考虑重要解释变量缺失、回归方程设定、区域因素影响等问题后,所得结论仍然是稳健的。本文的政策内涵为政府应改革补贴模式,降低补贴依赖,改良产业政策,以优化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以及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发现,西部资本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协调以及产业结构的趋同.进一步,虽然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西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贡献,但资本密集型产业竞争力较弱,不能提供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同时有着较强产业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未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研究科学合理的“卡脖子”技术识别方法对攻克“卡脖子”技术、提升国家技术实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卡脖子”技术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得出“卡脖子”技术的识别原则和识别方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搜集关键核心技术35项,从中识别出“卡脖子”技术13项,得出电子信息产业“卡脖子”技术基础性特征突出、集成电路“卡脖子”威胁大、高端软件相对安全的结论,并从技术、企业、产业、社会层面出发提出我国攻克“卡脖子”技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既有文献已初步检验了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与开放式创新的关系,但未深入探索其影响机制。鉴于此,从交易成本视角解释二者间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应用是推动企业开放式创新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扩展分析发现: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纵向创新合作的推动作用强于社会创新合作;相对于低技术行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开放式创新效应在高技术行业更为显著;地区信任度提高增强了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对开放式创新的推动作用。造成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对开放式创新产生上述效应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开放式创新产生的交易成本在创新合作类型间、行业间、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从而检验了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如何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支撑西安市制造业高级化进程,文章首先从制造业结构优度和价值链高度两个维度对西安市制造业高级化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西安市制造业结构已经由以劳动主导的产业转向技术主导的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型,但产业结构依旧停留在传统的组装制造环节,具有高附加值的研发和营销环节仍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鉴于西安市制造业高级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文章构建了西安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金字塔结构:基础教育、事件教育和创业孵化教育,并对每个阶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西部地区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转移能否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研究表明,产业转移能否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取决于产业转移质量和接收地的产业承接能力.由于西部地区承接的国际产业主要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区域产业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业,进而导致区域产业转移显著地扩大了区域经济差距,国际产业转移则表现出相反的作用.当考虑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后,随着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提升,产业承接能力增强,产业转移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但相对于区域产业转移,人力资本积累更能强化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经济差距缩小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技术创新和企业价值链的双重视角出发,基于2007年到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人工智能应用对全要素生产率所产生的影响。总体而言,人工智能应用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且正向的影响。从技术创新视角来看,人工智能应用能够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来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人工智能应用对大企业、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因而这些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更大。进一步结合企业价值链视角来看,人工智能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价值链环节的应用也均通过技术创新显著地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市场营销智能化的技术创新效应更大一些,从而带来更为明显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对于价值链为生产者驱动型的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环节的人工智能应用更能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于价值链为购买者驱动型的产业,市场营销智能化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更大,这也主要是因为市场营销智能化具有显著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的政策启示是,政府部门要着力构建促进企业全价值链智能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同时针对不同产业领域企业智能化转型需求的重点,分行业出台企业智能化转型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8.
张龙鹏  邓昕 《南方经济》2021,40(3):73-88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文章利用2001-2016年城市层面的数据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角度实证检验了基础研究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基础研究发展能够通过知识溢出机制显著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省部共建、企业、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效应依次递减,表明了应用基础研究的企业技术创新驱动作用大于纯基础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推动作用由东向西逐渐减弱,说明了随着地区制度和市场环境的完善,基础研究越能发挥其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9.
已有文献在研究“两化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时,忽略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企业活动通过价值链衔接而成,信息技术或产品会渗透到不同的价值链环节;二是,企业创新活动具有多样性,在不同价值链环节的创新形式具有差异性。基于此,文章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所做的营商环境调查,从企业价值链视角,考察了“两化融合”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环节与信息化的融合提高了企业产品创新投入的倾向,生产制造环节与信息化的融合提高了企业流程创新投入的倾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企业“两化融合”整体水平的提升能够增加企业的新产品产值,有助于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文章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关于“两化融合”与企业创新的认识,而且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创业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从微观个体出发,研究中国流动人口对创业的影响,探讨推动“大众创业”的政策建议.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整体而言,流动人口选择创业的概率显著高于本地居民.进一步,分创业类型看,无论是“自己是老板”型创业,还是“个体工商户”型创业,流动人口创业的概率均比本地居民高,但流动人口选择“个体工商户”型创业的概率更大.分行业看,流动人口选择在服务业创业的概率显著高于本地居民,但选择在工业创业的概率与本地居民无显著差异.从创业的就业效应、收入效应看,流动人口创业雇员水平与本地居民无显著差异,但创业收入显著高于本地居民.本文的政策启示是要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消除地区间影响人口迁移的制度阻碍,实现人口的自由迁移;要优化流动人口的创业环境,充分激发流动人口的创业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