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国有制的客观性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易可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必须理顺产权关系,明确国家...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应基本定位于“市场失灵”的领域;考核国有企业应主要以社会效益、政策传导效应而非盈利作为衡量标准;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并不等于要坚特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国家控股的产权多元化的公司制企业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它自身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取代是在资本主义创造的先进生产力和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继承与否定相结合而以继承为主的关系。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改变不一定非要通过暴力的社会革命的途径,可以也能够通过改革和社会斗争的形式去实现。  相似文献   
4.
经济问题本身就是综合的,客观上存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加快经济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的共同要求,邓小平同志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指引中国人民在短短25年间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人间奇迹,但同时也凸现出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必须将以GDP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转变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全面落实证实了综观经济理论,也为综观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发展迅猛,取得了兴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84.7亿元增至1992年的22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相当于1980年的4.46倍,提前8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1992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1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8元,均已分别超过了到2000年预定的2000元和1000元的小康收入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是国家独资兴办的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一方面承担者、体现者和企业组织形式,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并不等于国有企业要居于主导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在“市场失灵”的领域、项目,政府的介入才是必要的、有效的,国有企业应定位在非竞争性位置,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补充和配角作用。不该由国家投资兴办的企业一律实行“战略积改组”,根据企业规模分类实施。国有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不受市场竞争约束,不以盈利作为主要考核目标,应主要以社会效益、政策传导效应作为主要衡量标准,但要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国有企业从竞争性的、主体的地位退下来,不会削弱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7.
浅析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取代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可法  易晓明 《南方经济》2002,27(10):25-28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它自身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取代是在资本主义创造的先进生产力和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继承与否定相结合而以继承为主的关系。生产力高度发达,一些社会主义因素将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产生。如混合型的股份制经济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制度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需要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特殊形式,带有按需分配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公益事业,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等是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在的分配领域的社会主义因素,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改变不一定非要通过暴力的社会革命的途径,可以也能够通过改革和议会斗争的形式去实现。  相似文献   
8.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若干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主要标志,它又是国家政权为了自身生存和履行其职能的必然产物。特定历史条件使我国国有企业存在先天的弊端,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首先必须明确其历史地位和作用,界定在履行国家职能和市场失灵的行业和领域,应是非竞争性的、实行自主保本经营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要建立起有别于其他类型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扩大内需、启动消费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最终取决于巨大消费力的形成。降低银行利率,并非灵丹妙药,只能作为其中的一个措拖。要正确认识利息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因势利导才能卓有成效。增加人民的收入,提高其在国民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是消费力得以形成的基础。建立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是消费力得以形成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管理.提高工商企业的市场营销水平,是促进消费力形成的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拟就深化农村改革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