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4篇
旅游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在以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与传统的区域发展要素相比,科学技术知识流动的效率和方向成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竞争力高低的决定性要素。因而,大学衍生企业作为知识扩散和应用的结合体近年来备受区域政策制定者的青睐。文章从区域创新的视角出发,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研究大学衍生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大学衍生企业的发展首先受到国家创新战略引领的制约;其次,受到区域技术人才来源环节的畅通及外部支持网络的影响;再次,大学衍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取决于与其它创新主体之间的网络互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创新能力业已成为衡量国家或区域发展潜力和实力的重要指标.日本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低迷中深刻认识到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因此将本国的发展战略由"科学技术立国"升级为"知识产权立国".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摆脱经济不景气重要手段的产学合作被日本各界寄予了厚望.从二战后至今,日本产学合作分别经历了政府主导型消极合作、持续借贷的被动合作、互动深化合作3个阶段.目前日本产学合作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合作形式多样化等新的特征.因此,围绕产学合作,日本政府从法律、政策等几个方面采取了鼓励措施.  相似文献   
3.
董雪旺  智瑞芝  江波 《经济地理》2007,27(3):353-356,361
文章对区域形象塑造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形象塑造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形象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辨析,从客观性与主观性、整体性与片面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现势性与前瞻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区域形象塑造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山西省为案例,论证了区域形象塑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山西省的区域形象经历了一个华夏文明的摇篮(古代)——商业金融中心(近代)——能源重化工基地(现代)——暴发户的乐土(未来可能)的历史嬗变过程,山西省要摆脱当前的形象危机,破解“资源的诅咒”,摆脱路径依赖,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抛弃“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现有形象,塑造“节约山西”的区域新形象。  相似文献   
4.
运用投入产出法构建居民消费碳足迹测算模型,结合浙江2002—2012年各行业相关数据,估算居民消费的直接和间接碳足迹。并基于LMDI法构建居民消费间接碳足迹(CF~e)影响因素分解模型,考察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能源碳排放强度六种效应对CF~e总量效应的影响。研究显示:城镇居民消费间接碳足迹是浙江省着重减排对象,经济发展水平效应是驱动CF~e增长的主要原因,能源消费强度效应是抑制CF~e增长的主要因素,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对CF~e增长也起一定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跨国公司内部的资源以提升中国的研发能力,已成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韩国和新加坡的经济成就与跨国公司的贡献密不可分,两国在利用跨国公司资源、提高本国研发能力方面均采取了积极措施。本文对两国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中国利用跨国公司资源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关于旅游产业地位的思考--兼论黑龙江省的旅游产业定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由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巨大成功,各地纷纷将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来培育.形成一股“旅游产业热”。然而,旅游业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将旅游业定位于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必须十分谨慎。在对当前的流行观点进行批判性评价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选择基准,对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进行了分析,发现旅游业并不是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最佳候选者。同时,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黑龙江省旅游业不应定位于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而应定位于关联产业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大庆市生态经济可持续性与发展能力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瑞芝  董雪旺 《经济地理》2006,26(4):669-672,676
生态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及发展能力的定量测度是区域生态经济的重点研究领域。文章基于生态足迹模型,选取了大庆市为实证区域,计算20多年来的生态足迹,发现生态足迹由生态盈余发展到严重的生态赤字,表明人口的消费需求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过度开发利用的压力之下,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最后,运用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和Ulanowicz的发展能力公式测算了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生态系统发展能力,指出减少化石能源用地的比重是增加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提高发展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而积极培养替代产业是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大学衍生企业在日本发展较晚,近年来却备受政府垂青,其原因与日本宏观发展战略由“科学技术立国”向“知识产权立国”转变密不可分。日本大学衍生企业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将大学的大量初级发明转化为创新的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首先是母体大学的影响;其次是企业孵化器等中介机构的影响;再次是其他企业的影响;最后还要受到日本整个融资机制的影响。可以说,日本大学衍生企业今后能否得到健康发展,取决于与上述几种因素的互动程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