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3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政府信息化是现代政府的发展方向,把应政府信息化与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结合起来,发挥信息化与体制创新的聚合效应,利用信息化促进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坚持透明,效率,服务“三位一体”,使信息化成为现代政府建设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一) 改革以来,上海一轻工业外贸出口有了较快的发展,1978~1986年,出口交货值从8.03亿元增长到了12.9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6.19%,高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54%的增长率,扭转了1966年以来外贸出口徘徊不前的局面。尤其可喜的是,这一时期的出口产品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加工深度较高的耐用消费品出口发展极快。仅1980~1986年,自行车出口交货值增加一倍多,打字机增加了3.2倍,手表增加了10倍。尽管缝纫机出口交货值有所  相似文献   
3.
上海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工业结构落后,新兴工业比重小,技术设备陈旧,城市的基础设施不适应工业发展的要求。上海工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发展工业的条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变化了的条件,上海工业的发展必须及时地进行战略转移。要充分利用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时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物资消耗少和附加价值高的新兴工业,并应用新技术大规模地改造传统工业,把上海工业转移到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基础上来,大大提高上海工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使上海工业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5.
现优服务业是上海实现“四个中心”和形成“世界级城市”的主旋律。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分三步走,第一步就是以CEPA为契机,选择重点领域,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争取先试先行,率先与香港现代服务业对接。走好这第一步,就能顺利进入第二步、第三步。 一、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应实施“三步走”战略 近年来,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步履维艰已成不可回避的事实。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服务业发展已经历了“制度释放”、“市场推动”和“投资拉动”三个阶段,近两年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期间,是上海进一步保 持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人群之间 可能进一步分化导致社会进一步失衡 的矛盾凸现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和结构快速调整,对公共服务和社会 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一五”期 间,一方面社会力量逐渐发展、社会意 识逐渐抬头、市民社会逐步成型,要求 政府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组织社会 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另一方面,政 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府 职能转变逐渐到位,现代公共服务型 政府的建设加速推进的总体趋势,吻 合了社会对公共服务供给增加以及参 与治理社会的要求。在落实科学发展 观、构建和谐社会总体要求的指引下, “十一五”时期,上海将着力于初步构 建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力争在公共 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符合21世纪初的发展战略思路和合理的区域分工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能否发挥集合能量的关键所在。城市的合理分工。一方面要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另一方面又必须符合经济一体化的总体目标,只有这样,城市群的集合能量才能充分发挥。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总体格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可概括为:在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融资主要分为权益性资本融资和债务性资本融资两个部分,本文重点讨论债务性资本的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朱金海 《广东经济》2008,(10):20-27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历史与现状1、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表1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表注:1990年和1995年数据为一市两数据,2001年为15个城市数据,2005年为16个城市数据。表2上海市三次产业结构历年演变表表3江、浙两省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表注:1990年和199  相似文献   
10.
朱金海 《中国招标》2009,(46):19-21
在工程决算中常常出现“超甲供钢材”现象,作为造价人员对这个问题大多都不太理解,甚至怀疑。刚开始我也是很纳闷,甚至怀疑过自己,但经过反复地计算、复核,我们的计算结果应该没有什么太大问题,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