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贾汪区青山泉镇自1985年在苏北第一个成为亿元乡之后,IO多年来,坚持走“科技兴镇”之路,不断推动科技进步,使工业经济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到去年底,镇、村两级集体企业已达182家,其中骨干企业36家,形成了轻纺、水泥、煤炭、造纸四大支柱产业。1993年以来,我镇已两次被江苏省政府评定为“苏北乡镇综合实力第一名”,1995年又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中国乡镇之星”。去年我镇实现总产值26亿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236亿元。我们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一是强化技改,突出发展支柱产业。我们按照“投产一批、施工一批、论证一批、…  相似文献   
2.
3.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重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已经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从我国目前所处的改革阶段和进程来看,推进以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经对深化企业改革、改善财政状况、保证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体现社会公正和效率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特邀请国家劳动部有关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谈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改革方向,以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社保制度改革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4.
李伯勇 《商周刊》2012,(18):96-97
我们就是在大声批别人、大声嚷嚷中走过了几十年,静气平和被视为无能和窝囊,不但得理无须让人,无理也不能退让。把"流"当作"源",影视里的语言暴力也就有了正当性。  相似文献   
5.
6.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场革命。劳动制度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贯穿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过程。15年来,劳动制度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进展相适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改革以前,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中国的劳动制度也形成了僵化的模式:就业和用人实行国家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统一计划、统一招收、统一调配的办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