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47篇
计划管理   15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四长",就是指相对部属而言,领导干部应该有兄长之爱心与宽容,船长的智慧和经验,师长的高尚人格和博学,首长的威信和才能.勿庸讳言,这是一个现代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2.
某跨国大公司每年利润几十亿美元,可谓财大气粗。但是这家公司却明文规定,办公纸要两面使用,铅笔要使到拿不住时才能更换。就连信封也要反复使用,直到不能使用后再把用旧的信封裁成纸条,作为下达通知时用。洗手时先用水湿一湿手就关住水龙头,待打好肥皂后再行冲洗。为减少马桶用水,在马桶里会放置半块砖头……可以说,在他们这家公司里,确实做到了物尽其用,精打细算,勤俭节约。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强胜弱,以智胜愚的充满竞争的经济,一个不具备竞争能力的企业很难在市场上生存发展,也很难找到立足之地。市场竞争就如同市场战争,是以胜败为结果,因此有时是非常残酷的,胜利者可以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但也有可能由于竞争成本过高而使得利润大幅度减少乃至亏损。因此,国外许多知名的大公司都开始遵循一种全新的“超竞争理念”,以求使企业尽量降低竞争的成本,减少竞争带来的负面效应,在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一个长足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职称与称职     
李元卿 《中国石化》2006,(12):77-77
在文革动乱年代中,受极左思潮的影响。职称被当作资产阶级的东西进行批判,那时谁的职称越高.谁就是反动学术权威和技术权威。就是标准的“臭老九”,谁就会受到无情的打击和批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作为知识和能力标志的职称得到正名,职称评定工作开始恢复.有职称的人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且职称与住房、工资待遇挂钩.拥有职称就自然有了社会地位.因此人们无不以拥有职称尤其是高级职称感到自豪和荣幸。职称又开始成为人们梦寐以求的香饽饽。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的观察我发现,凡是在马拉松比赛中取胜的,大多数是跟跑者,而很少是领跑者.仔细考虑,其中原因并不复杂.马拉松比赛不仅需要速度,更需要持久耐力.在赛场上,领跑者不仅比别人要耗费更多的体力,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视野狭窄,战术意图很容易被人识破;而跟跑者,常常以逸待劳,视野开阔,战术意图隐蔽,不容易被人发觉,时机一到会突然发力,一举超越领跑者.  相似文献   
6.
“得人才者得天下。”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之间对于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成为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那么用什么措施留住人才而不使其外流呢?待遇、感情、环境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条件,但是事业留人却是不可缺少的。据了解,许多企事业单位人才外流的重要因素。并不仅仅是工资福利或者待遇问题,缺乏有吸引力的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对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发展前景不明确.  相似文献   
7.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禅宗故事:一日傍晚,明月普照,结茅修行的禅师正在寂静的山林中散步,碰巧发现小偷光顾自己简陋的茅屋。禅师没有惊动小偷,因为屋里实在难以找到任何值钱的东西。当小偷失望地要离开的时候,一直站在门口等候的禅师迎了上去,态度温和地说:"孩子,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啊!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是由多种教育力量相互配合相互依托而实现的。新时期政工干部,应该学会利用多种教育形式和教育力量,具有利用“组合拳”开展思想工作的素养和能力。我认为,要科学和高质量地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注意发挥多种教育力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气与小气     
<正>日本有家闻名遐迩的松下电器公司,每年利润几十亿美元,可谓财大气粗。但是这家公司却明文规定,办公纸要两面使用,铅笔要使到拿不住时才能更换,就是信封也要反复使用,直到不能使用后,再把用旧的信封裁成纸条,作为下达通知时用;洗手时先用水湿一湿就关住水龙头,待打好肥皂后再行冲洗,为减少马桶的用水,在马桶里放置半块砖头……可以说,在这家公司从最高层领导,到一线员工  相似文献   
10.
<正>凡是去过寺庙的人如果留心的话,一进门首先看到的,便是弥勒佛迎客的那张笑脸,再往后面看,是怒目圆睁,面色阴沉,表情严肃,似乎有些杀气的韦陀。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他们俩并不在一起,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宇。弥勒佛豪爽好客,为人热情,所以香客甚众,但他有丢三落四,不善理财的致命缺点,致使寺庙管理不善,经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