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源工业的发展推动管理会计工具的产生、变迁和整合。新能源的开采、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业企业规模的扩张、管理会计工具的丰富,四者构成了自组织、自适应的融合、开放、闭环的交互系统。对能源工业企业推动管理会计工具变迁与展望的研究,以支持能源工业企业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工具的逻辑起点作为管理会计工具梳理的依据,总结智能导向型能源工业企业的管理会计工具变迁,并构建智能化时代财务共享、智能财务、数字化赋能的管理会计工具体系,提出了基于文化自信的民本经济导向型的管理会计“增值共享”目标,并对支持该目标实现的智慧能源推动区块链技术引领管理会计工具变迁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主要研究如何按照会计从业的岗位的要求进行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对各会计电算化从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真正培养出既有一定理论基础更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企业信息化是当前我国信息化的重点,也是成败的关键。本文从企业会计电算化出发,讨论它与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关系及对企业信息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S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一存货》(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准则从规范范围、确认、计量、披露等方面对存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披露进行了说明和规定;本文就新存货准则与财政部于2001年11月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存货》(以下简称旧准则)的变化差异做个具体的比较分析,希望对财务人员深入理解新准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段洪成  刘海燕  吕超 《经济师》2010,(5):127-128
随着会计电算化在企事业单位的普及,社会上需要越来越多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但现在从学校走出的会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很难直接胜任用人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实践工作,业务操作水平很不理想。主要是因为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材与教学软件、师资力量、实训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方法等。文章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正处于会计处理方式的转型阶段,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通过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形成规范化的会计处理流程,进而提高会计信息及财务报告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对全国社保基金以及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绩效评价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与组合绩效的衡量方法,Markowitz的均值一方差模型为有效衡量和测度投资组合的绩效表现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CAPM模型、古典单因素评估模型、组合时变性评估模型、条件绩效模型和其他相关理论研究,为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绩效评价的深入展开作出必要的准备和铺垫。  相似文献   
8.
资产证券化20世纪70年代发源于美国,如今已成为当前全球金融市场最具活力的金融创新产品之一,其核心在于对贷款中的风险与收益要素的分离与重组,使其定价和重新配置更为有效,促使参与各方均可受益,实质是融资者把被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作为一项金融技术,资产证券化在发达国家的使用非常普遍,目前美国一半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3/4以上的汽车贷款是靠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提供的。在中国由于银行有“短存长贷”的矛盾,资产管理公司也有回收不良资产的压力,资产证券化因此得到了积极响应。因此,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引入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会计模拟实验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时效,还可作为检验学习的手段,并有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作为一门通用的商业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高校的非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当中,都会为会计课程留一席之地。但是,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与专业融合性较差、会计教材没有专业特色以及任课教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会计课程体系、明确课程目标,结合专业特色组织教学内容,编写非会计专业特色教材,提高教师专业跨度等措施,从而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实现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