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征占农村土地的力度越来越大。导致失地农民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3的省人均耕地面积小于1亩。有660多个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半亩。失地农民总数在4000万人以上。专家分析。按照目前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我国今后每年建设用地需要16.7—20万亩。如果按照城郊农民人均1亩耕地推算。就意味着每年大致又有250—300万的农民失去土地。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就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因而。如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保障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池晴媛 《北方经济》2006,(13):29-30
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一个全面、稳定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应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以及提供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提供法律援助等.但是依据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可能同时为所有的失地农民建立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保障体系,只能循序渐进,逐步扩大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照顾,而在我国的城市中绝大多数老人依靠自我养老,如果长期护理保险能够普及,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就有了保障。同时,面对高额的医疗护理费用,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些长期慢性病患者不愿到医院去诊治。而长期护理保险可以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从而推动我国医疗护理事业的发展,甚至可以推动我国服务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