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16篇
计划管理   44篇
经济学   36篇
综合类   17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2篇
农业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1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有些地区和标准化组织就已经对第三代移动通信开始进行研究。目前,国际上的3G标准主流是两种制式,即3GPP的WCDMA和3GPP2的CDMA2000。基于以往的经验,人们强烈地意识到技术的标准化对未来产品的开发与系统的演进以及市场的普及与占有的重要性。不论从用户的角度,还是从运营商的角度,或者是从生产厂商的角度考虑,各方都呼吁在第三代中实现标准的统一,系统的兼容,手机可在全球无缝漫游。这些要求与趋势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的制定与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推动着世界上的3G标准的时间进程与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2.
浅议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的选择审核方法王卫,王云萍一、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的选择基本建设投资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途径。在选择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时,必须要考虑基本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以提高基本建设的投资效益。基本建设经济效益,是指因进行基本建设而占用和耗费的物化劳...  相似文献   
3.
4.
京津冀都市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经济地域系统,京津冀区域和谐的实质是系统和谐,包括内环境和谐、外环境和谐与系统总体和谐。文章选择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投资效果、公共教育投入、公共卫生投入、水资源量等6大指标,分析区域和谐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先进的特大城市和落后的腹地,是京津冀都市圈整体布局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还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等难题,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从财务管理特点念出发,分析目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如何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卫  佟光霁 《经济师》2011,(1):20-21
利用博弈分析工具,通过对区域内同质企业之间和非同质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可知企业间面对区域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均存在非合作博弈。在建立新的纳什均衡后,得出以政府为建设主体,加之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的共同努力,可以达到建设区域农产品品牌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农业信息化服务多元主体供给的比较优势分析基础上,以专业化分工和交易费用为研究视角,探讨了农业信息化服务供给主体作用边界及其供给模式。结论表明,供给主体的多元化组合形式取决于交易费用的大小和提供农业信息化服务的专业化经济收益的大小,多元主体混合供给模式将提高其供给效率,具体组合方式则受具体经济发展情况及农业信息化服务种类差异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主导、市场辅助、公益参与”的农业信息化服务混合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压力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地表自然综合体的土地,以其处于地表各圈层相互作用的核心位置,成为生态环境各要素的联结纽带和其他自然资源的载体;又以其用途的多功能性联系着社会经济的各个部门。因此,强化土地管理、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无疑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利用自然资源与良好生...  相似文献   
9.
结合泰安市城市化的进程,以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提出了泰安市要坚持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走外延扩展与内涵挖潜相结合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被视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与此同时,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已成为助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梳理数字经济促进两业融合从而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机制基础上,采用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度了数字经济、两业融合程度及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等指标,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三者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直接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且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的,相比于数字经济更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中西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影响更大。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的确能有效提高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程度,并以此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显著驱动作用,而且相较于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两业融合的推动力度更强。本文最后从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激发两业融合动能以及推进制造业区域数字化协调发展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