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8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25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关键环节,村域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落脚点。目前对村域人居环境评价研究较少,本文以村域的尺度从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的角度入手,选取以乡村旅游型、特色农产品型和均衡发展型村域各一个研究区,构建由目标层、系统层和指标层组成的村域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对开原市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为相同类型村域的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发放问卷的方式分别对沈阳世博园空间容量、旅游设施容量、游客的心理容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沈阳世博园的合理日空间容量为6.75万人,建议沈阳世博园应在旅游旺季做好协调疏导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分散客流。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重庆市为研究区域,以农地发展权资本化的地票指标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农地发展权交易与资本要素的城乡互动关系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农地发展权交易政策、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提供相关建议。[方法]基于2008—2017年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地票指标交易的面板数据,运用要素禀赋理论和差分GMM模型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农地发展权流出区土地与资本要素的互动关系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基于区域间资源禀赋的差异及要素相对价格的分化,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农地发展权指标将以配置效率优化为导向在不同区域间自由流动。[结论]短期内,由于资本约束,流出农地发展权的区域其经济增长会受到抑制;而当农地发展权指标资本化后,流出区获得了较为稀缺的货币资本,农地发展权流出将显著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同时,在研究时期内,由于农地发展权市场交易机制的构建,重庆市地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收敛效应,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将会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辽宁省五县镇农民工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农民工在县镇务工时的邻居类型对其县镇定居决策存在直接影响,与市民混居的农民工未来定居县镇的概率最高;同时邻居类型还通过影响其人力资本提升这一中介变量来影响县镇定居决策,与同乡聚居的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提升水平高于与市民混居农民工,而人力资本提升越大,农民工选择县镇永久定居的概率越高,从而人力资本提升作为中介变量减弱了与市民混居的农民工在县镇定居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李琪  刘扬  王秋兵 《中国土地》2007,(12):40-41
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实用性、整体性观念由于我国农耕文化发展的初期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人们的生活处于一种安逸的状态,注重"天人合一",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适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不能违背自然,不能超越自然界的  相似文献   
6.
白雪  王秋兵  韩春兰 《经济师》2010,(4):265-267
生态足迹法是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新型的理论方法,反应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程度。文章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东港市1996年-2004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东港市生态赤字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但生态赤字逐年增加,为东港市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因此,在制定东港市未来发展战略时,要特别注意环境的保护,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东港市马家店镇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划定的基本农田在地类构成质量上略有降低但基本保持平稳,农用地平均质量等级高于划定前平均质量等级,集中连片性有所提高,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基本符合《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原则要求,具有科学合理性。基于地类构成、农用地平均质量等级、集中连片性变化分析的基本农田划定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可行性,为建立完善合理的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检查验收方法提供了初步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前辽宁省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要出现了代耕代种模式、基层组织引导模式、合作社促进模式、农事企业牵动模式和农地抵押贷款模式五种流转模式.本文对这五种流转模式做了简要的对比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环境建设为起点,结合目前的新农村建设,通过调查南京市城乡边缘区农户对现有农村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价和未来政府环境投资的需求,比较和分析了农户对政府不同类型环境投资的需求强度。结果认为,城市化进程致使农村环境质量恶化,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十分必要,而且农户对此也有较强的需求。从满足农户偏好出发,政府应把有限的资金重点投资于既能产生环境效益又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同时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城市化进程给农村环境建设带来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基于特征价格模型的城市住宅用地出让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洪彬  王秋兵 《经济地理》2011,(6):1008-1013
通过借鉴国内外特征价格模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构建反映城市住宅用地市场现状的土地特征价格模型,并对2007—2009年南京市公开出让的156块住宅用地的出让价格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探讨城市住宅用地出让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城市中心影响度、土地交易条件、土地交易方式、容积率、政府公共服务设施、医院、企业、金融密集度、公交站点、时间因素对南京市城市住宅用地出让价格有显著影响,并且城市中心影响度为负向影响;②邻里特征对城市住宅用地土地出让价格的贡献率为53.4%,个别特征为31.1%,区位特征为9.7%,其它特征为5.8%;③公交线路对城市住宅用地出让价格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政府公共服务设施、金融密集度、企业、土地交易方式、医院、城市中心影响度、土地交易条件、容积率。据此,从转变土地管理部门职能、科学确定住宅用地出让价格、合理地确定住宅用地价格指数、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