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王超鸿 《魅力中国》2011,(7):277-277
“二战”的爆发使全世界的人直接面对着死亡的恐惧,对现实世界充满怀疑,对社会现实感到绝望,自我如何选择成为是否酿成人生悲剧的关键。不同于传统悲剧,现代悲剧意蕴的表达由外部冲突转向主体对生存异化的悲剧性体悟,因而悲剧艺术由对行为与情节的倚重转变为对内心与精神层面的渲染,而且表现的更为荒诞。但这荒诞背后则存在着哲理性,让人深思,从而寻求希望。本文从两个大方面:人与社会的悲剧冲突、人与自我的悲剧冲突,通过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与高行健的《车站》这两部戏剧,来揭示现代人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